故土情深:北安河忆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财有道

每月的军饷满足不了盘踞在几个炮楼里的国民党官兵的挥霍,抢劫老百姓也填不平他们欲望的鸿沟,他们还要发更大的财,于是就打定了北安河村西响塘庙周围古松的注意。这些高大古老的马尾松,胸径达500多厘米,树龄都有几百年,属于珍贵文物。这帮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核的败类,哪管文物不文物,抓了许多农民上山,锯的锯,砍的砍,几天时间,许多大松树就被他们砍倒了,被他们,抓来马车拉走卖掉,变成了他们腰包里的钞票。到如今,那些被国民党士兵砍伐的大松树的树墩子,依然孤寂地卧在那里,无声地向人们控诉这些败类。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北安河村的父老乡亲们,终于盼到了“刮民党”遭报的这一天。那是1948年春天,小麦刚刚吐穗儿。一天夜里,我被“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惊醒,枪炮声就好像炒豆似的在房顶上炸响,我小肚子憋得鼓鼓的,也不敢下地去小便,生怕枪弹从窗户飞进来。好不容易盼到天亮,枪炮声停止了,街上开始有人声。直到晌午才听说,原来夜里八路军把北安河村东南和村西北两个据点同时端掉了,普照寺后面“东大坨”上的炮楼也成了烟囱,南安河村南城子上的据点也不攻自破了,北安河村夜里枪炮声一起,就把他们吓跑了。长在北安河村和附近村民身上的大毒瘤终于被割除了,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战后第三天,我跟哥哥去我家村东地里干活儿,路上碰到几个村民,他们都说看到麦地里有国民党士兵的死尸。好奇的我拉着哥哥按照人们指的方向去了几个地方,真的看到了国民党士兵的死尸。我们看到的三具死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头朝东趴在麦地里,其中有一具死尸背上还压着一个重重的迫击炮座。据村民们说,那天夜里八路军攻打据点时,把据点西、南、北三面包围,只在东面留一个缺口,让国民党兵从这个缺口往城里跑,以便歼灭有生力量。国民党兵还真的从这个缺口往城里跑,国民党兵跑出据点,八路军从背后射杀,所以国民党兵的死尸都是头朝东。战后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谈论的都是这个话题,意在抒发胸中的快乐。事态平静后,我们几个孩子结伴到村南去看国民党的老窝,发现偌大的据点死一般寂静,成了一座小小的死城。从前那几只如狼似虎的看家狗仍然没魂儿似的趴在废弃的炮楼旁边,等待他们的主人回来给它们喂食。它们哪里知道,它们的主人已一路归西,永远回不来了。

2011年9月10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