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讲 为什么要读《老子》

上海商学院 李强

多年前初读《老子》时,就想写文章跟朋友分享一下阅读心得,但终究没敢动笔,主要是被老子那句“道可道,非常道”给吓住了,生怕说出来的、写出来的都不是老子那个“道”了。上大学时有一门“先秦诸子”课,老师是国内研究老庄的知名学者,不过学问高深的老师讲课多半并不有趣,特别是讲到自己最拿手的《老子》时,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如痴如醉,可教室后面已隐隐传来酣睡之声。下课后老师问我们听懂了吗?我其实早就云里雾里,正犹豫着是不是要出于礼貌点点头,假装一下知音,老师却接着说,你们想一堂课就听懂老子的“大道”,那是断然不可能的!倒是后面那几个睡着了的同学,搞不好真是得到老子之精华了。同学们哄堂大笑,睡觉的同学被惊醒,一脸的懵懂和歉意。今天我也斗胆来讲讲老子,忽然想起当年听《老子》课睡觉的同学,我特别担心,朋友们在听我讲老子故事的时候也会酣然入睡。说实话,《老子》这本书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字,但真心难读。我们阅读的最大障碍是,就算你字儿都认得,整个句子的意思要搞清楚,那也是非常费劲的;就算是你句子的意思搞清楚了,但他一整章想表达什么,也很难弄懂。既然《老子》这么难读、难懂,我们是不是可以放过那《老子》,干脆省出时间来看看别的?有个不一定很靠谱的统计数据说,全世界传播范围最广、印数最多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老子》。《圣经》是基督教的必读经典,许多教堂还有免费《圣经》奉送,它的总印数夺得榜首想来并不奇怪。但《老子》是中国典籍,即使在中国也没有多少人能读懂它,它却能够得到全世界读书人厚爱,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我们要学习“国学”,要复兴中华文化,要从经典中找思想、找智慧,怎么可以绕过《老子》呢?

所以请诸位打起精神,我们一起来聊聊《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