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获得MC双穿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诚实认错,规矩太多

没有自己名字?

蓝玉顿了顿,心里也在发慌。

如今,他能有此地位,仰仗的还是太子势力。

若真的因为这件事被疏远,那可就得不偿失。

蓝玉愤恨的捶了自己的脑袋,来回踱步,心中后悔不已,嘴里也在喃喃着:“你说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呢!!”

“若是真因此事,断了仕途,还不如杀了我。”

常茂望着这一幕,也是淡然道。

“这些,也是你咎由自取,明知太孙行为举止,都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所拥有的。”

“你却拿他当普通孩童对待。”

“栽了跟头,才知道后悔。”

对这种神兵利器,他也喜欢。

没有武将不喜欢。

但区别在于,他能压制自己心里的贪欲。

蓝玉行事,向来直来直去,不知道什么叫收敛。

在军中,向来都是想要啥拿啥。

其亲卫亲兵,装备的,甚至要比李文忠,徐达的亲卫亲兵要好。

想来,经过这件事后,蓝玉行事也能知道收敛些了。

“那谁知道?”

“一般孩子说话,谁当真?”

这就像是,两个小孩,因为矛盾闹了不愉快。

说着,和你绝交之类的话。

但过几天,就能继续玩在一起。

“外甥,你可得帮我。”

“我本来是要南征随军的,可为了皇后,为了太孙,我放弃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后,蓝玉又拿出朱标给的奏疏。

“太子殿下说,我可以继续随军南征,只要我想。”

“可我是真不想离开,这份奏疏,我一直都没敢陈奏给皇上。”

“真的,不能再给一次机会吗?”

常茂看着蓝玉那懊悔的神色。

心中无奈。

对此,他也帮不上蓝玉什么。

用和不用,还是在于朱雄英的决定。

他其实在走的时候,询问过朱标。

是否真的要将蓝玉隔离在外。

得到的答复是,朱标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

他不会过于干涉其的行为。

意思便是,朱雄英说用,便用。

他不会让朱雄英为难。

“舅舅,你让我怎么帮你?”

“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你要是真的还想跟在太孙身边,就必须认错,态度必须诚恳。”

“不然,谁来也没用。”

真诚的认错,是唯一的办法。

说不定,能成。

再怎么说,蓝玉终究是朱雄英的舅姥爷。

况且,其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也不算差。

蓝玉有些犹豫。

“可雄英会见我吗?”

他怕到时候,朱雄英不见自己。

搞得下不来台。

常茂瞥了一眼:“不试试怎么知道?”

“你要是这么犹豫,那还是随军南征吧。”

“在战场上,在军队里,你可以为所欲为。”

闻言,蓝玉便下定决心。

明日进宫,若是实在不行,便只得随军南征了。

要是不跟着朱雄英,那他留在应天府,也没啥用。

“要是不成,那朝廷那边,就需要你来处理了。”

常茂茫然。

“朝廷?”

蓝玉点了点头。

“昨天,工部的人找到我,说木头不够。”

“需要再采购一批木头。”

现在他都已经成为朝廷指定的木商供货人了。

意味着,日后朝廷需要采购木头。

便会找自己。

若给不出木头,到时候,朝廷查下来,容易泄漏。

常茂诧异的看着蓝玉。

“你哪里来的木头?”

蓝玉随即便讲述了其缘由。

也让常茂有些沉默。

好家伙,干活要报酬,难怪朱雄英因为一把剑,就如此动怒。

原来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

“我知道了,你要是见不到太孙,我会转达给他。”

……

与此同时。

皇宫。

朱雄英和朱柏已经来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不仅是马皇后居住的地方。

同时,也是其处理后宫事务的地方,在皇宫里,规模仅次于乾清宫。

走在坤宁宫,路过的宫女,不断的躬身作揖。

不多时。

便来到了坤宁宫内。

坤宁宫内的左侧,摆放着许多书架,上面则是琳琅满目的书籍。

正中央,摆放着一张桌子。

马皇后便端坐这张桌子后,处理着后宫事宜。

这时,其身旁的侍女小玉,开口提醒道:“娘娘,太孙和湘王来了。”

马皇后闻言,缓缓抬起眸色。

眼里闪过一丝温柔的喜悦。

嘴角微微上扬。

朱雄英和朱柏刚准备行跪礼的时候,马皇后便轻声说道:“行了,不用跪了。”

见状,两人便作揖躬身行礼。

“孙儿(儿子),见过皇奶奶(母后)。”

马皇后颔首点头。

“起来吧。”

“坐吧。”

于是,朱柏和朱雄英分别落座。

望着面前一个皇孙,一个皇子。

马皇后开口说道:“雄英,你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可否告诉皇奶奶,你逃学的原因是什么?”

“还有,小十二,无缘无故,为何要顶撞你大哥?”

这次让两人来。

其一是询问事情缘由,尽量给予关心和安抚。

朱雄英和朱柏,年龄都尚小,需要学习。

对此,朱雄英和朱柏相视一眼。

这两件事的缘由,其实都是马皇后。

只不过,他们并未明言罢了。

“皇奶奶,孙儿只是觉得,陶先生的规矩和束缚,实在太多了。”

“心中郁闷,便逃了课。”

陶安,理学大家,曾担任过礼部尚书。

因为大本堂的主讲人,宋濂被胡惟庸案牵连。

陶安暂时是大本堂的主要教育者。

教学内容,礼仪制度,儒家伦理,强调礼为治国之本。

也是陶安制定的现在的大本堂课程体系,规范皇子的日常行为。

“可无规矩,不成方圆,陶先生制定这些。”

“也是为了你们好。”

“能够更加合理的学习,成长,不是吗?”

马皇后柔声应答。

对此,朱雄英却是回应。

“皇奶奶,孙儿不否认,规矩规范是有必要的。”

“可庞杂隆多的规矩,真的好吗?”

“孙儿记得,皇奶奶曾给孙儿讲述过秦朝的故事。”

“秦定法而竖规,从而扫荡六国,一统天下。”

“可秦最终,也因法规严苛,从而灭亡,不是吗?”

闻言,马皇后倒是有些意外。

没想到,雄英这孩子,居然会拿历史来举例了。

她熟读各类史书,因此,在和朱雄英相处的过程中,便会偶尔给其讲述历史。

其这番话,说的倒也没错。

秦因法规而强,因法规而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没等马皇后说话,朱雄英继续说道:“皇奶奶,二叔三叔的事情,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