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督办
翌日,松江府华亭,知府衙门内。
方岳贡看着流民和涌进来的饥民数量不断增加而愁眉不展。
此次雪灾,让本就贫苦的农民还不起印子钱,交不起辽饷,通通失去土地沦为佃户或流民。
大地主则趁机低价兼并土地,高价放贷。
华亭,青浦,上海三县县令报上来的人数多达数万人。
特别是上海县新来的知县赵璋德,据说走的是阉党的路子,与南京礼部尚书的二公子董祖常沆瀣一气,趁着灾年大肆吞并良田。
光光一个上海县就有三千户受灾破产。
更糟的是,江南各地皆遭雪灾,流民还在不断地往松江涌来。
“这个关口,你去协调金山卫,让他们万万不可再放流民进来。”
“应天刚刚拨下来一批赈灾粮,户房协调放到上海县去。”
……
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繁杂多样,又有地主豪强从中作梗。
即使方岳贡尽心办事,可在这种天灾人祸面前还是无能为力。
正焦头烂额之时,衙门里的差役前来汇报:“大人,华亭陈家的陈子龙已经在衙门外求见大人,说有法子解决松江近来流民逃户和春耕问题。”
“不见!这都什么时候了……等等!”
方岳贡正想随意打发,突然听到了两个他感兴趣的内容——陈子龙和解决流民逃户问题。
“你刚才说陈子龙要解决这几万流民逃户的问题?”
“正是,华亭陈家陈子龙,他还带着一个木匣子。”
“请进来。”
被差役指引着的陈子龙来到了知府衙门的厅堂。
“学生见过府尊大人。”
面对这位实打实的松江父母官,陈子龙恭敬行礼。
“不必客气,你的诗文我是早有耳闻。苏州一行,又颇有三分英雄气概啊。”方岳贡捋着胡子,笑呵呵地说道。
他虽然不是东林党,但显然更厌恶阉党,听到文之炳身死,崔呈秀罢官也是顿感大快人心。
“你说你有解决逃户流民之法?”
“府尊大人谬赞了。学生确有办法愿意呈于府尊大人,不敢说完全解决,但一定能大为缓解此患。”
“但说无妨。”
“兹事体大,还请府尊……”
方岳贡挥了挥手,两侧的衙役和吏员齐齐退了出去。
陈子龙打开随身携带的木匣子,从里面掏出了五株挺拔的海水稻和湿润的泥土。
“水稻江南遍地都是,你莫不是在耍弄本府?”
陈子龙需要最快取得方岳贡的信任,本就没有想待价而沽,诚恳地说道。
“望府尊明鉴,此水稻非寻常水稻,其不易伏倒,抗涝耐寒,亩产可达三百斤。”
其实陈子龙这只是保守的说法,现代的海水稻虽然不如一些亩产超千斤的稻种,但至少有六七百斤。
考虑到明代的条件实在太简陋,所以打了个对折。
此言一出,方岳贡颇为欣喜。
要知道,即使是苏杭淞沪一带,上等田的亩产也不过二三百斤。
但他思虑过后还是老成持重地摇了摇头。
“如果真如你所说,亩产三百斤,可地寡而民众,杯水车薪啊。”
陈子龙不急不慢地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这稻子极耐盐碱,可以在滨海滩涂之地广泛种植。如此开源便有了田地,那些百姓也不必再当逃户流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你说什么?!!”
方岳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拍案而起。
“你说这稻子能在滩涂地种植?”
他在松江数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松江东边的滩涂地有多少,只是一直都苦于无法利用。
“学生所言句句属实。”陈子龙将五盆稻种摆在墙角,“这五盆水稻内都浇灌了海水,皆放在府衙,府尊自可验证。”
方岳贡三步作两步的跑到其中一盆水稻中,伸出手指沾了沾泥土,用袖子掩着脸舔了一口。
他是实干派,立刻问道。
“这稻种价钱几何?”
“此乃学生家中田地偶得,值此之际无偿献出以解民患,唯愿为府尊出一份力。”
方岳贡看向陈子龙,满是欣赏的眼光。
“可惜你才考中秀才,若是你是举人,老夫必要上奏朝廷,举荐你为松江一县之县丞!”
“学生不求品阶官衔,唯愿造福民生。”
“好!好啊!君子无戏言,这五盆水稻我收下了。”方岳贡视若珍宝地摸了摸水稻的叶子,继续说道。
“三天以后若稻种长势旺盛而不衰,你就在我府上挂个衔职,一手负责此事!”
“遵命!”
等待海水稻通过方知府考验的期间,陈子龙核查了陈记水晶坊的账目,发现账上的已经飙升到了八千六百多两,而且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
果然亮闪闪又晶莹剔透的东西在什么时候都有市场。
但市面上的仿制品已经成批出现,陈子龙写信给杨念如让他适量减少囤积的原材料,多销售预定单。
紧接着让颜佩韦十几个麻利的伙计驻守在上海县的墨韵书坊,收集好了开荒所用到的建筑材料,摸清楚上海县的流民逃户情况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
既是为重开墨韵做准备,又是是作为海水稻事业的桥头堡——滩涂地大部分都在上海县内。
三天时间很快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
三天后,陈府。
“黛玉见落花飘零,感怀身世,于是便葬花吟诗,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侬今……”
陈子龙正在陈淑和绿珠崇拜的眼神中肆意剽窃曹先生的巨著,就被外头的呼叫声打断。
“松江府吏房的胡典吏,工房韩典吏,户房魏典吏,皂班周班头前来拜访。”
今天是什么日子?
在厅堂练习书法的陈所闻听到如此多松江官场上的人物前来,以为出来什么大事,赶忙跑出来迎接。
哪道别人在与他行礼寒暄后,全部都越过他找到了陈子龙。
吏房的胡典吏先开口到:“陈小相公,府尊今天已经命聘你为松江府的幕僚兼滩涂营田督办,让工房和皂房配合。”
“吾等必尽力配合督办营田。”周班头和韩典吏也表态。
魏典吏笑眯眯地说道:“府尊大人吩咐了,户房的一万三千八百两银子专供督办营田事项,应天那里还有一万两,不日就会送到。”
他们如此配合一方面因为都是松江本地人,这种造福百姓的事多多益善。
另一方面,方岳贡在松江府雷霆手段菩萨心肠,把府衙六房治得服服帖帖。
更何况陈子龙年纪轻轻名动江南,此次又深得知府信任,早日结交留个善缘总没错。
看着因为这次雪灾下降到14%的农民土地占有率,又看向东边上海县的万亩滩涂,陈子龙躬身还礼。
从今天起,他就是陈督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