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关家虎女初登场

夜色沉沉,小院里只余下虫鸣。

田信躺在木榻上,望着窗外模糊的月影。

晚宴上与黄月英那场关于机械原理的探讨,依旧在脑海中回荡。

这位传说中的舅母,其智慧与动手能力远超他的想象。

改良农具,推广技术,若能得到她的全力支持与参与,必定事半功倍。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难压下。

必须尽快,与这位舅母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

次日一早,田信便带着连夜绘制完成的几张关键图纸——曲辕犁和改良翻车的设计图,直奔诸葛亮府邸后院的小工坊。

这些图纸凝聚了他后世的工程学知识,特别是关键结构处,他还用炭笔标注了后世才有的简单原理注释。

通报之后,他被引了过去。

小工坊内,堆放着不少木料、竹片,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半成品零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屑清香。

黄月英正对着一架结构复杂的木制模型出神,见到田信,温和地点头:

“贤甥来了。”

“舅母。”

田信上前行礼,随即将手中的图纸呈上。

“昨日与舅母一番畅谈,信颇受启发,连夜绘制了两种农具的改进图样,还请舅母斧正。”

黄月英接过图纸,目光立刻被上面清晰的线条和奇特的标注吸引。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曲辕犁的弧线。

“这个……犁辕为何是弯曲的?”

“如此设计,可减少入土阻力,转向也更为灵活,尤其适用于丘陵坡地。”

田信解释道。

黄月英又看向另一张翻车的图纸,特别是链条与刮板的连接处。

“这里……用卯榫连接刮板与链条,似乎比直接捆绑更为牢固耐久。”

她的眼神越来越亮,充满了对技术细节的敏锐洞察。

“正是如此。”

“还有这齿轮……”

黄月英指着图纸上驱动翻车转轴的部分,

“若用硬木,如枣木或柘木,精心打磨,其耐磨性应远胜普通松木。”

“犁铧部分,若能寻得精铁匠人,反复锻打,制成更为坚韧的铁铧,效果更佳。”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炭笔,在图纸旁边快速勾勒,补充着自己的想法。

“此翻车若要提更高处之水,人力驱动恐显不足……”

黄月英沉吟着,目光投向窗外,

“若能引溪流之力,造一水轮,以水力带动翻车运转,岂非……”

水力驱动!

田信心中一动,这位舅母的思维果然活跃,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利用自然能源!

“舅母此想,实乃神来之笔!”

田信由衷赞叹,

“若真能实现,必将大大节省人力,灌溉效率倍增!”

两人就着图纸,再次陷入了热烈的讨论。

一个时辰后,田信才意犹未尽地告辞,心中对这位舅母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有舅母这样的能人帮忙,曲辕犁和新式水车肯定很快就能做出来试用。】

【农业改良的事情很有希望,就是昨天那几个游手好闲的纨绔...】

【要是不早点告诉舅父,恐怕他们以后还会来找麻烦,耽误正事。】

这般想着,他拿着初步完善的图纸,定了定神,径直前往左将军府前厅。

诸葛亮正在处理公务,见他进来,放下手中的简牍。

“舅父。”

田信上前行礼。

田信先将堆肥坑的进展做了简要汇报,说明一切顺利,只需耐心等待发酵腐熟。

随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平静地提及了昨日在田边遭遇的事情。

“昨日在城外试验田,偶遇几位年轻公子。”

他没有描述对方的嘲讽,也没有渲染自己的委屈,只是客观陈述。

“他们对堆肥之法似乎颇有微词,言语间……似对舅父推广新农法有些不解。”

他顿了顿,补充道:

“恐对后续农事推广,造成些许不必要的干扰。”

他将重点放在了“对诸葛亮的不敬”和“可能干扰农事”上。

这并非告状,而是将潜在的阻碍提前摆到台面上。

诸葛亮听完田信的汇报,那双深邃的眸子几不可查地眯了一下。

他并未动怒,甚至脸上都没有太多表情变化。

只是修长的手指,开始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片刻的沉吟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可知,是哪几家的子弟?”

田信将来时路上,向宠低声告知他的那几个本地望族的姓氏,清晰地报了出来。

“赵家、王家、张家……”

诸葛亮缓缓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赵、王、张……不过是些不知稼穑艰难的纨绔子弟,不必放在心上。”

他看向田信,目光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安抚之意,

“此事我已知晓,自有处置。贤甥当前要务,是专心推行新法,莫要因这些许聒噪而分神。”

就在这时!

一阵清脆、急促,带着勃勃生气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

“军师!军师!”

人未到,声先至!

一个身着淡绿色紧身劲装的少女,像一阵旋风似的,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她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容貌俏丽明艳,乌发高束,更显得脖颈修长。

眉宇之间,带着一股寻常大家闺秀绝不会有的勃勃英气和爽利,正是那位威震华夏的关将军之女,关银屏!

她大概是从哪里听到了些关于田信的风言风语,一双乌溜溜、如同黑曜石般的大眼睛里,此刻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探究。

一进门,她的目光就如同雷达扫描一般,精准地锁定在了厅中唯一的陌生面孔——田信身上!

“喂!”

关银屏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失礼,几步就冲到了田信面前。

她歪着脑袋,毫不客气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田信,那眼神,就像是在观察动物园里刚来的什么珍稀物种。

“你就是军师那个……那个从西域来的,说是在城外摆弄臭泥巴,还被人当街笑话的怪外甥?”

她的语气直接得有些莽撞,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还有一丝毫不掩饰的兴味盎然。

“听说你还会变戏法?是不是真的?”

这突如其来的连珠炮盘问,以及那毫不客气的称呼,让田信着实有些意外。

他看着眼前这个英气勃勃、如同带刺红玫瑰般的少女,倒也生不起什么气来。

【关羽的女儿……果然名不虚传,这性子……够直爽。】

他心中念头一闪而过,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微微颔首,回了一礼。

“关姑娘有礼。”

“在下田信。那并非臭泥巴,而是改良土壤肥力之新法。若能功成,或可助我大汉增产粮食,此乃利国利民之事,不敢称戏法。”

他依旧避开了戏法的说法,只用最简洁的语言,点明了自己所做之事的重要性。

这种平静而认真的态度,反倒让原本可能准备看个热闹,甚至打算出言挤兑几句的关银屏,微微一怔。

她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似乎觉得眼前这个人,跟她想象中好像有点不太一样?

“银屏,不得无礼。”

诸葛亮温和却带着一丝威严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关银屏似乎还想继续追问的势头。

“噢……”

关银屏似乎对这位军师还是有几分敬畏的。

闻言,她不太情愿地撇了撇嘴,对着田信马马虎虎地拱了拱手,算是行了个礼。

诸葛亮示意她先退下,自有仆从引她去后院寻黄月英玩耍。

待关银屏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诸葛亮才将目光重新投向田信,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意,仿佛刚才那个关于纨绔子弟的不快插曲从未发生过。

“你与月英探讨农具改良之事,甚好,甚好啊。”

“此事关乎民生根本,亦是军政要务,我自当全力支持。”

“你且回去,将所需工匠人手、上好木料、精铁等,列出一份详细的清单。”

“交予向宠去统筹办理便是。府库之中,若有合用之材,也可优先调用。”

得到了诸葛亮明确的支持承诺,田信心中大定。

“多谢舅父成全!”

他再次郑重地躬身行礼,准备告退。

然而,就在他刚刚转过身,准备离开前厅之时。

身后却又传来一个清脆而带着一丝狡黠的声音。

“喂!那个……田兄!”

关银屏不知何时又偷偷溜了回来,正俏生生地倚在门口的柱子旁。

“听说你从很远很远的西域来,那地方肯定有很多中原没有的好玩儿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