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春秋的全图领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剿匪

卫阳赶回校场之时,士兵们已经开始了队列训练。

下午的训练,可能是跑步,耐力,也可能是技能,但是早上,绝对是雷打不动的队列。

对于一支新生队伍来讲,没有比纪律与军阵更能提升战斗力的东西了。

“公子!公子!”

卫阳正在准备加入开练,后方传来呼喊声声。

回头看去,正是陈太伯与陈行,陈行搀扶着太伯。

卫阳上前去。

“太伯,您这是,所为何事?”卫阳问道。

只见陈太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公子,不知您的邑卒,如今训练得如何了?”陈太伯问道。

“哦?”

“太伯,如今询问这个干什么?”卫阳问道。

陈太伯没有说话,一旁的陈行上前,叹息一声。

“县君不知,最近陈邑境内的盗匪,愈加猖獗。

我陈邑商贾减少,如今马上要到秋收,有些村落种植的作物已经可以收割,那些山匪,如今就下四处劫掠。

灰,岩,采......已经有六个村庄遭受了劫难,许多少女少男被他们劫掠上山。”陈行说道。

闻言,卫阳皱眉。

这些匪盗,已经不能说是蛆虫了,简直就是虎豹!是比虎豹还要邪恶的生物。

有这些东西在这里,他还怎么治理好陈邑?

别看现在小伙子们被他治得服服帖帖,但是,别人前来参军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驱逐出境内的山匪。

不然谁没事来干这掉脑袋的事情?

卫阳看向身后,士兵们此时仍然在训练,阳光下汗水挥洒。

不过,他们与之前已经大不相同,一个个体型壮硕,眼睛明亮有神,阵列严密有序。

想着自己姑丈送来的那批装备,卫阳答应了陈太伯。

“太伯放心,如若明日天晴,我便出兵前去讨伐那些贼寇。”

“不过,我尚且有一事相求。”卫阳说道。

陈太伯疑惑。

“县君但讲无妨。”

“正所谓,君子如果没有一把好剑,是无法游历四方的。

士兵也是如此,现在我手下的邑卒,虽然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但是,他们却没有一把趁手的兵器。”

“不知道,太伯可知,我陈邑,何处能够为士兵们拿到趁手的兵器?”卫阳问道。

“原来如此,县君勿忧,且随我来。”陈太伯点头。

.......

卫阳跟着陈太伯,来到了陈家的院子,随后几个转角,又来到了陈家的仓库。

见到陈太伯来,守卫仓库的陈家子弟乖乖打开门。

卫阳跟随太伯走入仓库,里面都是堆积的麦谷,还有许多种子,甚至,卫阳还看到了自己前几天送给陈太伯的野兽肉。

跟随陈太伯来到更后方的地区,这里赫然摆放着一些兵器。

“县君,这里就是我陈家的兵器了。”

“本来,是之前几任县君留下,武装邑卒的,但是,他们都拿那些匪盗没有办法,邑卒也被解散了。

最后,这些东西就到我们手上了。”陈太伯说道。

卫阳看着满地随意摆放的刀兵,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

这满地,却是有不少的兵器,光是矛头,都是用箩筐来算,十几筐的矛头。

刀剑也不少,约莫百余把,还有数十张弓,还有数捆的箭矢,甚至还有十余套皮甲。

用来武装三百人的部队,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但是.......

卫阳上前看着这些刀剑,这些刀剑上面,全都长满了铁锈,只有少数几个例外,矛头更不用说,基本全是铁锈。

弓根本没法用,卫阳随便拿上一把,稍微一拉,牛筋都被扯断。

也就皮甲还要好一些,被人挂在了墙上,似乎还有用油仔细擦拭过。

肯定,陈太伯也知道这个东西比较值钱。

这些玩意,怎么用啊?

卫阳有些抓毛。

这些东西,可以说是真正的破伤风之刃了。

但是,破伤风之刃也就是别人的调侃,真上战场怎么用?别的不说,别人一刀把你的剑砍断了,你也只能傻眼了。

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就砍到友军了怎么办?

陈太伯似乎也知道自己这些兵武不靠谱,咳嗽两声。

“县君,我们陈邑,如今也就剩这些东西了,如果您想要更多的,估计还要去王邑,或者最近的都邑购买。”陈太伯无奈道。

卫阳咂舌,那他能怎么办呢?

东西就这些东西,挑挑拣拣用呗。

“太伯多虑了,这些,就已经足够了,等到后面,剿灭了山匪,自然什么都有了。”卫阳说道。

说完,卫阳就冲入了这些小堆中。

不管怎么说,铁器肯定要比木头好用不少,拿在手上都能感觉自己是个精锐,加点士气也不错。

........

送走陈太伯,卫阳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马上就要去剿匪了,消息太过突然,人没有思考的时间,到时候要是稍微出点事,就会导致人心崩溃。

当天中午,卫阳在军营中饮食,招来几个百长,还有陈宣,以及那些受难村邑的士兵,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这些事情。

那些受难村邑的邑卒,听到消息,面色当即涨红,心中惊慌起来,不过,当着卫阳的面,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

下午的时候,所有人继续照常训练,不过很明显,有些邑卒训练并不在状态。

等到晚上,卫阳没有让人继续去狩猎,而是令邑卒们各自散去。

邑卒们失去了军队的管束,互相攀谈,不多时,城外土匪的踪迹就被传播开来。

回到陈邑,整个陈邑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陈邑的百姓都知道他们是县君训练起来,用来守备陈邑的军队,于是纷纷前来询问,想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出发。

小伙子们都是热血上头的年纪,听到这些消息,想要满口答应,但是这些天来,训练出来的纪律意识,又让他们不敢擅作主张,只得承诺,明日会朝着县君汇报这些事情。

陈邑百姓们发现这些人不能马上前去救援,眼中透露出失望之色,令不少人火气上头。

就这样,在火气不断地挤压之下,时间快速来到了第二日。

卫阳赶到了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