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瑞麟针灸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学术渊源

宗瑞麟学医之初,受杨永辉指点,主要学习中医外科诊治、炼丹制药等。后又受陈鸿儒指点,以学习中医内科为主,熟读《医宗金鉴》《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濒湖脉学》《医学心悟》《汤头歌诀》《药性赋》《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中医古籍。此期间白天从诊,晚间则参加当时南昌市中医药学会开办的中医夜校课程。其后又进入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针灸班,学习西医生理学、病理学等内容以及中医针灸理论。

宗瑞麟从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仍勤奋求学,精读《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熟读《针灸聚英发挥》《针灸问对》《奇经八脉考》《标幽赋》《百症赋》《玉龙赋》《席弘赋》《通玄指要赋》《行针指要赋》等古代针灸名著名篇。又常利用工作之余,求教于南昌针灸名家徐少庭先生,学习其处方配穴、针灸手法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宗瑞麟于江西医学院附属中医实验院在江西名医高凌云先生领导下工作。高先生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对《黄帝内经》甚为推崇,研究颇深。宗瑞麟受其影响和指导,又精读《黄帝内经》,并重点研究《灵枢》部分。

中国古代有“医易相通”之说,易学是中医学的理论之源,而中医学则是易学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典范。宗瑞麟多年来为究医理广阅各种易学书籍,如古之《周易参同契》《河洛精蕴》之类;今之《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生命与八卦——医易启悟》等,每每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有常往书市之嗜好,若寻得有关书籍,往往不问价格之贵贱,必购回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