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什么档次的人家,竟然敢比咱用的还好!
应天府上元县槐花里。
老朱满心欢喜看着眼前的小院,虽说只有一进,但却配有东西厢房,足以住得下他这一大家子了。
相对于朱元璋的满意,马皇后的嫌弃几乎全写在脸上了。
这倒不是她嫌弃此地环境差,她当年跟着朱元璋东奔西走的时候,窝棚、帐篷可是都住过,她只是单纯的嫌弃朱元璋这个老农民的做派。
明明是天下共主,九五之尊的皇帝,不好好的待在宫里处理朝政,竟然跑到这地方享受农民生活,这不是脑子有病么?
他自己发疯也就罢了,竟然还拖累自己的两个小孙孙跟着受罪!
“重八,你确定咱们要在这儿住半年?”
“咋了?”
“当了几天皇后,过了几天好日子,就住不得农家小院啦?”
“你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我是想咱俩住这儿也就罢了,为啥非得将两个小孙孙带过来受苦?”
“受苦?”
老朱一听“受苦”两字,气得当场原地爆炸。
“妹子,不是咱挑你理!”
“单说咱们眼前这院子,天下多少百姓想住还住不上哩!”
“咱当年要是有这么一套院子,打死咱都不带加入红巾军造反的!”
“现在你管这叫受苦?”
“如果这也是受苦,咱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受这样的苦!”
“你……”
马秀英见说不过老朱,只能悻悻的自己生着闷气。老朱自己气了一会儿,见妹子还在生气,当即笑嘻嘻的解释起来。
“妹子,你当咱吃饱撑了呀?”
“咱是想让雄英从小接触下真实的农民生活,让他们知晓百姓生存的艰辛和不易。这样将来他治国之时,才能体察民情,对百姓施行仁政!”
“这样啊……”
马皇后一听老朱是想培养自己的嫡长孙当皇帝,非但当场没意见了,反而笑呵呵的去收拾屋子。
老朱看着屋里屋外忙碌的马皇后,不由得意的冷哼一声,心想女人就是好哄。自己不过随口编个理由,就哄得她乐颠乐颠的。
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选择体验民间生活,不仅仅是要培养朱雄英,更是在下一盘大棋——废除丞相制!
本来他该跟大儿子朱标一起去黄山度假的,只是一想到朝中还有个宰相替他治国理政,他的心里就是一阵不爽。
凭啥咱打下的江山,要跟那帮子文官共治?
老朱一想到这儿,黄山也不去了,直接躲在这个距离应天府只有十几里的小村子,打算当一只大大的黄雀,等到胡惟庸这只螳螂跟满朝的“蝉”斗的差不多的时候,给予胡惟庸这个奸臣致命一击!
其实胡惟庸也不算奸臣,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能臣。
但奸不奸的不是百官怎么看,而是他这个皇帝怎么说!
只是这盘棋刚开始落子,最终的结果还不得而知,他也就懒得跟马皇后念叨了。
老朱跟马皇后收拾了一会儿,正好见到朱棣骑着一匹骏马急匆匆赶来,当即招呼道。
“你来的正好,赶紧帮你娘收拾下屋子!”
“唉!”
“父皇,咱们真要住这儿?”
“闭嘴!”
“咱跟你说多少次了,在这儿不能喊咱父皇!”
“父亲,咱们真要住这儿吗?”
“哼!”
“你要是不想住这儿,就去追你大哥,别搞得像咱稀罕你似的!”
“儿臣……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父亲,儿子住哪儿?”
“你自己看着办!”
朱棣见老爹这样说,当即拎着包袱去了东厢房。只是刚走到门口,就被老爹给叫住了。
“你去东厢干嘛?”
“住呀!”
“滚去西厢房,东厢是给你大哥的!”
“父亲,大哥不是去黄山了吗?”
“哼哼!”
“你大哥去黄山了,你大嫂和两个侄儿可没去!”
“你要住就住西厢,不愿意住就赶紧滚蛋!”
“哎!”
老朱在跟马皇后将整个院子收拾一遍后,他的两个小孙孙,外加大儿媳也正好赶来了。
朱雄英眨着两只大眼睛,满脸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小院。在他身后的朱允炆,在看到小院的简陋后则忍不住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个院子,处处透着寒酸就罢了,竟然连个伺候他们的下人都没有。
正在两人打量院子之时,老朱挑着两桶水走进院子。见到两个大孙子也来了,老朱当即放下水桶,笑呵呵的将朱雄英抱起来。
“大孙子,一路走过来累坏了吧?”
“嗯!”
“孙儿确实累坏了,两条腿都快不听使唤啦!”
“是吗?”
“来,坐在凳子上,爷爷给你揉揉!”
朱雄英闻言当即坐在长条凳上,任凭祖父在他的两条腿上揉搓。朱允炆见状,心里酸的都能酿醋了,当即朝着爷爷卖萌。
“爷爷我也累!”
“什么,你不累?”
“不累就一边玩去吧!”
“我……”
朱允炆闻言,只能委屈巴巴的去一边坐着,心里郁闷的想着,自己到底是不是亲孙子?
“爷爷,咱们以后就住这儿了吗?”
“是呀!”
“咋了,你不喜欢?”
“孙儿喜欢!”
“这里比皇宫好,不像皇宫那么吵闹,嘿嘿……”
老朱听到大孙这样说,脸上顿时洋溢出得意的微笑。
“对喽!”
“咱就喜欢这地方清净!”
“晚上想吃啥,咱让你祖母给你做!”
“我想吃樱桃肉、蒸鲥鱼、炖鹿筋……”
“停!”
“这荒山野岭,咱去去哪儿给你整鲥鱼和鹿筋啊!”
“晚上咱让你祖母给你烧个鲤鱼,在炖个羊肉吧!”
“哦,好吧……”
“老四!”
“哎,来啦!”
“你去集市上买一尾鲤鱼,在整点新鲜羊肉!”
“好嘞!”
朱棣心想自己就多余来这一趟,跟着大哥去黄山度假不好么,非得颠颠的跑来捧臭脚。现在臭脚没捧成,反而成了跑腿的小厮了。
虽然朱棣心里抱怨,但嘴上却不敢发半句牢骚,当即笑呵呵的跑出去采买。
老朱在将朱棣打发出去后,又将马皇后和大儿媳叫出来。
“妹子,你一会儿跟老大媳妇蒸点发糕啥的,给街坊四邻分分!”
“虽说咱们只住半年,但该有的规矩不能破!”
“再者说,远亲还不如近邻哩。”
“咱们今后种地、养猪,少不了相邻们帮衬!”
马皇后答应一声就领着儿媳妇进厨房忙活了,一个时辰后发糕出锅。马皇后先给两个小孙孙装出来点,剩下的才让儿媳妇送给街坊四邻。
不多时,朱标的媳妇吕氏带着一堆回礼回来。
回礼都很简单,有的人家送两个鸡蛋,有的人家送一小袋米,或者一把新鲜的蔬菜。然而,马皇后看到回礼却脸色一变,当场就将老朱给叫了过来。
“重八,你快来看看!”
老朱闻言趿拉着鞋跑过来,只见媳妇对着笸箩发呆。
“妹子咋了?”
马皇后将一袋子盐倒在盘子里。
“你自己看!”
老朱定睛一看,也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盘子中的盐太白了,甚至白的有些不像话!
老朱在宫里吃的是地方进贡的青盐,已然是盐中上品。可跟眼前这小袋子精盐比起来,自己吃的青盐简直是垃圾!
“这……”
“这是哪儿弄来的?”
马皇后不言,只是看了眼吕氏。吕氏会意,赶忙上前一步说道。
“回父亲,这是咱们邻居送的!”
“咱们邻居?”
“擦……”
“什么档次的人家,竟然敢比咱用的还好!”
“二虎!”
“给咱查,查查这货是什么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