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于2004年提出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企业力量解决社会环境问题。近年来,ESG理念在全球政府和市场主体中得到广泛实践和推广,成为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流投资理念和实践策略之一,也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柱。企业发展范式正在从单纯的营利性模式转变为兼顾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科学治理的可持续性模式,推进ESG管理是企业在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企业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助力世界积极变革。
当前,在中国大力推进企业ESG管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方面,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ESG所倡导的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社会公平的价值内核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战略目标高度契合,这些重要战略目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道路、指明了重点、深化了内容。无论是“双碳”目标对环境的着力、乡村振兴对社会公平的强调,还是共同富裕对经济社会和治理的全面关注,都为企业推进ESG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因此,系统构建企业ESG管理体系,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ESG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明确方向已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企业是推动ESG管理实践的核心主体。企业的ESG管理能力是ESG实践的本源。企业ESG实践不应仅仅停留在“讲得好”,更要聚焦“做得好”。这既需要将ESG相关要求融入公司治理和业务流程,引导资本流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本收益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持续深入应用ESG标准,实现优胜劣汰,帮助企业普及ESG知识、管理ESG数据、加强信息披露,共同推进ESG理念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时代,提升企业ESG管理水平,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投资机构各方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如何科学构建ESG理论体系?企业ESG管理包含哪些维度?各个维度的内涵特征是什么?如何兼顾理论与实践层面全局式理解企业ESG管理?这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围绕ESG理论、ESG披露标准、ESG评价及ESG案例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一些阶段性成果此前已通过不同形式向社会传播,如出版ESG系统丛书,连续三年举办“中国ESG论坛”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此书是作者在企业ESG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力作,系统回答了ESG的理论内涵和企业ESG管理实践的核心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中国企业ESG管理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既有利于全面推广ESG理念,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ESG政策和企业ESG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