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被绑架了
“先生,这东坡肉是啥菜?听着怪稀奇!”
陆川卖了个关子,笑道:“别急,明日猪肉买来,我亲自下厨,让你们开开眼界!”
在唐朝,猪肉被称为“贱肉”,地位远低于羊肉、牛肉、鱼脍,原因涉及口感、烹饪手法、社会观念等多方面。
《唐会要·食货志》记载,唐代饮食以羊肉为尊,牛肉因耕牛保护政策少食,鱼脍受文人追捧,猪肉则多为底层百姓食用。
唐代猪种多为黑毛猪,饲养粗放,常以泔水、野菜喂养,肉质偏腥,脂肪含量高,口感油腻。
《齐民要术》提到,猪肉未经去腥处理,烹煮后有异味,远不如羊肉细嫩清香。
唐人饮食讲究清淡雅致,猪肉的浓重口感不合士大夫口味,常被视为粗鄙。
唐代烹饪以蒸、煮、烤为主,调料简单,多用盐、葱、姜、醋,少有后世的酱油、料酒。
《食经》记载,猪肉多煮汤或切片清煮,难以掩盖腥味。
煎炸技法尚未普及,慢炖、红烧等复杂烹法极少,猪肉的美味难以发挥。
相比之下,羊肉烤炙或煮羹,味道鲜美,更受青睐。
猪在唐代被视为“贱畜”,因其圈养成本低,繁殖快,底层农户多养猪补贴家用。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猪肉市价每斤约5-8文,远低于羊肉(15-20文)与鱼脍(10-15文)。
士大夫以食羊肉、鱼脍为雅,猪肉则被贴上“贫贱”标签。
《酉阳杂俎》记载,长安士人宴客,席上若有猪肉,常被讥为寒酸。
而且唐代佛教盛行,僧人戒荤,猪肉因腥味重,常被视为“荤腥”之首,影响其地位。
道教虽不戒肉,但推崇清淡,猪肉亦不受待见。
文人诗文中,羊肉、鱼脍常入诗,猪肉却鲜被提及,凸显其文化边缘性。
猪肉的消费群体多为市井百姓、力工、士兵,士大夫宴席极少上猪肉。
《旧唐书》记载,贞观年间,朝廷赐宴多以羊肉、鹿肉为主,猪肉仅用于军粮或赈灾。
洪州作为江南重镇,猪肉虽常见于市集,但地位低下,难登大雅之堂。
想到东坡肉,越想,陆川越是口水直流.
“三墩,这东坡肉,光有猪肉可不行,还得配齐佐料!明日你去市集,除了五斤五花肉,再买些好料!”
赵三墩挠头,咧嘴道:“先生,您说,啥佐料?俺记性好,准保买齐!”
陆川掰着手指,细数道:“姜,切片,去腥;葱,切段,增香;饴糖,甜中带黏,提色;豆酱,咸香浓郁,替后世的酱油;米酒,解腥提味;还有胡椒,少许,提辣;八角,两颗,增回味;桂皮,一小块,添暖香;最后加点陈醋,解腻开胃!”他顿了顿,补充:“姜葱多买些,米酒要陈年的,豆酱挑洪州本地酿的,胡椒贵,买一两就够!”
赵三墩瞪大眼,喃喃道:“先生,这么多佐料?做个猪肉,咋比宴席还讲究!”
陆川的“东坡肉”是对唐代饮食的颠覆。
他借鉴后世红烧技法,用姜、葱、米酒去腥,豆酱、饴糖提味,八角、桂皮增香,胡椒、醋调层次,慢炖五花肉,肥而不腻,香气扑鼻。唐代虽无酱油,但豆酱(发酵豆制品)可代替,饴糖(麦芽糖)甜度适中,米酒(黄酒雏形)解腥效果佳。胡椒、八角、桂皮为唐代高价香料,市价每两约50-100文,少量使用即可增香。
陆川与赵三墩正商议佐料细节,酒肆忽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门砰地被撞开,五个壮汉冲入,个个身着粗布短衫,腰间别着短刀,目光凶狠。
酒肆掌柜的原本气势汹汹的想要上前理论,可见来人,气势瞬间焉了下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为首一人满脸横肉,转向陆川,喝道:“王子安?跟我们走一趟!”
陆川心头一凛,暗道:“贾胖子的手下?这么快就来报复了?或者说是裴行俭?也有可能是安福!”
“仇人”太多,竟一时无法锁定。
他不动声色,笑道:“几位大哥,有话好说,何必动粗?”
赵三墩却已站起,挡在陆川身前。
壮汉头领冷笑:“少废话!有人要见你,识相点,别逼我们动手!”
陆川眼珠一转,迅速扫视周围:后院只有一扇门,窗外是小巷,赣江在百步外。
他低声道:“三墩,别硬拼,伺机跑!”
他故意提高嗓门:“几位,大庭广众之下,你们在这闹事,不怕府衙拿人?”
头领不屑:“府衙?哼,洪州有的是人罩我们!再说,我们只是想请先生去喝茶!”
他一挥手,壮汉们上前抓人。
陆川一把拉起赵三墩,冲向后门,喊道:“三墩,往巷子跑,分头走!”
他推开后门,二人冲入小巷,身后壮汉紧追。
巷子狭窄,两旁堆着箩筐,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
陆川脑中飞转:“分散敌人,找地方躲!赣江边有渔船,可暂避!”
他指着左边岔路:“三墩,你往左跑,引开两个,我往右,赣江边汇合!”
赵三墩点头,吼道:“先生,俺引他们!”
他故意踢翻一个箩筐,鱼篓滚落,挡住巷口,朝左边狂奔。
陆川瞅准巷尾一堆柴垛,欲钻进去躲藏,却听身后脚步急促。
回头一看,五个壮汉竟全奔他而来,压根没追赵三墩!
陆川暗骂:“好家伙,目标明确!”
他加速冲向赣江边,试图找渔船藏身,但巷口已到尽头,江边空荡,只有一艘小船停靠,船上无人。
赵三墩见状,急忙折返,吼道:“先生,俺来帮您!”
他挥拳冲向壮汉,却被两人围住,拳脚相加。
陆川喊道:“三墩,别硬拼!”
他试图绕过柴垛,找机会溜,却被头领拦住。
两柄短刀寒光闪闪,架在陆川腰间,头领狞笑:“王子安,别动!再跑,刀可不长眼!”
赵三墩也被制住,刀尖抵着背,怒道:“放开先生!有种冲俺来!”
陆川强作镇定,脑中飞转:“贾胖子的人?还是裴行俭的棋子?先稳住,找破绽!”
他笑道:“几位大哥,绑我干啥?若要钱,我有十贯,买酒喝如何?”
头领冷哼:“少废话!有人要见你,上船!”
壮汉们押着二人,推上江边小船。
船舱狭窄,散发霉味,船夫一言不发,摇橹驶向赣江深处。
陆川暗道:“这架势,像要杀人灭口!得找机会脱身!”
赵三墩低声道:“先生,俺没用,害您被抓!”
陆川低声安慰:“三墩,别急,船上有破绽,伺机行事!”
他扫视船舱,见舱板松动,暗道:“若能撬开舱板,跳江逃生,或能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