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我刘宏不当皇帝,带头造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敲打

在唠家常这段时间里,赵云也趁机向刘宏举荐了,他的发小夏侯兰。

刘宏自然知道夏侯兰,只是没有想到,赵云会借着这次机会将他招募进部队。

“不知德义是否出自于沛国谯县夏侯氏”刘宏淡淡的问道。

夏侯兰听到刘宏的问话,随即起身回道:“小的出生在常山真定,家里与谯县望族夏侯氏并无关联。”

听到夏侯兰的回答,刘宏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赵云加封为武骑校尉,夏侯兰为副,部队扩充到两千。”

听到刘宏的再次加封,赵云和夏侯兰也是无比兴奋,赵云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成为了校尉,而夏侯兰从平民一跃成为校尉副手,其身份已然高于真定县令。

不光如此,其所属部队再次扩编一倍。

其他士兵也是眼神火热,只是论武功和能力不足夏侯兰,也没有办法。

赵云和夏侯兰一起跪拜道:“叩谢陛下隆恩”

刘宏挥了挥手,示意二人起身。

面色凝重道:“子龙扩军之事,朕这次不催你,依旧是由你主导。”

说着刘宏就从袖袋中拿出两份圣旨,交到夏侯兰手中:“德义,朕有两道密旨给你,一道是征辟河东解县关羽关云长,一道是征辟陈留己吾的典韦,遇到二人就说朕亲自征辟,无论他们犯了什么事,朕都赦免其无罪,让他们放心。”

“找到之后就带到这北邙山中。”

随后接见完士兵,刘宏便和王越返回了西苑。

回到西苑后,刘宏该吃吃该喝喝,吃喝玩乐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就这样日子平静的过了一段时间。

这时张让快步走来,兴高采烈的说道:“陛下,陛下,老奴已经把太常一职沟通到一万金了。”

刘宏听到张让来报,心里一阵嗤笑,随后心情低落道:“哦,大汉的九卿之首,才一万金。”

“让父,你沟通不好,朕就要换人去沟通了,朕觉得这么重要的职位,怎么也得一万五千金啊,你说是不?”

听到刘宏的话,张让冷汗直流,连忙跪下:“陛下,臣再去沟通,可能之前臣没有说明白,这回老奴细细的跟他们沟通。”

刘宏看着张让慌慌张张的离开,心里一阵嗤笑:“一万五千金,你肯定谈不下来,看你舍不得自己往里加了。”

“要是不想加,朕也有办法,不从你身上拿点什么东西下来,朕总有赔本的感觉。”

几日后,西苑内如往常一样,平静的毫无波澜。

张让急匆匆的赶到西苑,咬着牙说道:“陛下,老奴已经说明白了,沟通到了一万五千金。”

刘宏听到张让的话,淡淡的回道:“哦?让父果然是商业奇才。”

“让父,欺君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听到刘宏这话,张让瞬间呆在原地,感觉就像五雷轰顶一样。

“陛,陛下,老奴,老奴……”

看着张让惊恐的样子,刘宏震怒道:“说,具体是多少钱。”

“一,一万金。”张让磕磕巴巴的回复道,冷汗止不住的往下流。

听到具体数额,随后刘宏问道:“多余的钱哪来的?”

“老,老奴,自,自己添的”张让听到刘宏的问话,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看来你是挺有钱啊。”刘宏平静的回复道。

张让擦了擦头上的冷汗道:“全靠陛下赏赐。”

“罢了,一万金,就一万金吧。”刘宏依旧平静,言语间却满是威严。

张让连忙下跪:“叩谢陛下隆恩。”

刘宏看着跪在地上的张让,淡淡的问道:“朕记得,益州刺史郤俭,是你举荐的吧?”

还在跪在地上的张让,头也不敢抬的回道:“是,是老奴举荐的,全凭陛下吩咐。”

“郤俭的益州刺史就不要干了,让刘虞去,这样朕也不算愧对这个亲戚了。”

“让郤俭去徐州任刺史,你那多余的五千金,就当是为郤俭捐的徐州刺史吧。”

刘宏,扶了扶额头,淡淡说出自己的目的。

张让听到刘宏的话,连忙谢恩,他只求刘宏不把他换了就行,失去五千金事小,钱迟早能赚回来,要是把他换了,肯定是赚不回来了。

“让父,通知下去吧,五日后,召开大朝会。”刘宏依旧不动声色缓缓的说道。

得到旨意后,张让便快步离开,边走边想:“该死的郤俭,怎么惹到陛下了,不仅让我挨了一顿骂,还得让老子为你花钱买刺史,你等着吧,迟早让你加倍吐出来。”

刘宏看着离开的张让,心里盘算着收获。

原本就想把刘虞调任益州,但平调过去,油水太少,这么一折腾,钱不就来了么。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七月。

已经到了夏季,洛阳的天气,依旧炎热。

今天大朝会召开,主要是为了一些生意。

刘宏登上高台,升坐,百官朝拜。

“众爱卿平身。”

“今免去太常刘虞之职!”刘宏声音不大,带来的震惊却传遍整个朝堂。

刘虞本人听到刘宏的话,也是呆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随后低头自嘲道:“哎,我就知道,我没有钱财供给陛下,怎么会让我身居高位?。”

当了三个月的九卿之首的太常,也足矣了。

其他朝堂大臣是非常震惊,随后而来的就是,对太常的位子火热的目光。

他们知道,今日太常的位子,算是正式有主了。

这可是迈向三公的最后一步,他们原以为刘宏是想扶持宗室,看来还是价格问题。

如果价格到位,说不定刘宏的皇位都能谈一谈。

“陛下,太常乃九卿之首,不能空悬,望陛下任命。”一个袁家门生站出来说道。

听闻这名袁家门生的提议,其他袁家人也是声音一致道:“臣等附议。”

只有袁隗不动声色,这事好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似的。

“哼!袁隗老狐狸,朕要有系统,分分钟将你砍了。”刘宏在内心气愤地喧嚣道。

随后一脸平静的说道:“众位爱卿言之有理,不知可有人选?”

“臣举荐袁隗,出任太常,其才能贯穿古今,任人唯贤,是太常之位的不二人选。”一名臣子出列道。

“众位爱卿是何意见?”刘宏平静的问道。

“臣等附议袁隗出任太常。”朝廷一大半臣子齐声说道。

看着朝堂,刘宏内心笑道:“呵呵,看来这太常之位,朕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