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白云道观
清晨的阳光洒在林浩然的脸上,他早已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准备启程。舅父一家还在熟睡,他轻手轻脚地走出柴房,在门口留下了一封信,简单解释了自己要离开的决定。
虽然在舅父家过得并不如意,但毕竟生活了八年,林浩然还是心存感激。他在信中写道:“舅父舅母,侄儿今日离家,前往白云道观寻找机缘。这些年来承蒙照顾,恩情永记。待侄儿有所成就,定当回报。”
离开村子时,林浩然特意绕道去了王婆婆家,向这位一直关心他的老人告别。
“浩然,你真的决定去白云道观了?“王婆婆担忧地问。
“是的,王婆婆。我感觉自己与那里有缘,想去看看。“林浩然回答。
王婆婆叹了口气,从屋内取出一个包袱,“我早就料到这一天会来。你父亲生前曾说过,你与众不同,终有一日会踏上不同寻常的道路。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干粮和一些碎银子,路上小心。”
林浩然感动地接过包袱,深深鞠了一躬,“多谢王婆婆这些年的照顾,浩然永世不忘。”
“去吧,孩子。记住,无论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王婆婆拍拍他的肩膀,眼中含着泪水。
就这样,林浩然踏上了前往白云道观的旅程。白云山距离金钟山约有百里之遥,按照常人的脚程,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到达。但自从吃了赤离果后,林浩然发现自己的体力大增,走路几乎不会感到疲惫。
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前往白云道观求签问卜的香客,与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上倾听着关于白云道观的传说。
“听说白云道观的月山道长已经活了两百多岁了,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我表姐的丈夫去年得了怪病,遍访名医无果,最后在白云道观求了一道符,回去煎水服下,病就好了。”
“白云道观的道士们个个法力高强,能呼风唤雨,起死回生。”
林浩然静静地听着这些传说,心中对白云道观和月山道长更加向往。
第二天傍晚,林浩然已经能远远地看到白云山的轮廓。白云山如其名,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又走了半日,林浩然终于来到了白云山脚下。一条石阶小路蜿蜒向上,通向山腰处的白云道观。石阶两旁种满了古松和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松脂的气息。
林浩然深吸一口气,开始攀登石阶。随着海拔的升高,周围的云雾越来越浓,能见度越来越低。奇怪的是,林浩然并没有感到寒冷,反而觉得全身暖洋洋的,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引导他前行。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林浩然终于看到了白云道观的牌坊。牌坊上书“白云道观“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如龙蛇飞舞。穿过牌坊,前方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香炉,香烟袅袅升起,融入云雾中。
广场两侧站着几位道士,正在接待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林浩然走上前去,向其中一位年轻道士行礼。
“道长好,请问月山道长可在观中?“林浩然恭敬地问道。
年轻道士上下打量了林浩然一番,微微一笑,“施主是来求签问卜的吗?”
林浩然摇摇头,从怀中取出圆至道人给他的玉简,“在下奉圆至道人之命,前来拜见月山道长,请道长代为通报。”
年轻道士看到玉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立刻变得恭敬起来,“原来是圆至师叔推荐之人,请随我来。”
林浩然跟随年轻道士穿过广场,进入道观内部。白云道观占地极广,建筑错落有致,殿宇楼阁掩映在云雾和古树之间,宛如仙境。
穿过几个庭院后,年轻道士将林浩然带到一座幽静的小院前,“这是月山师祖的清修之所,请稍候,我去通报。”
不一会儿,年轻道士出来了,对林浩然说:“师祖有请。”
林浩然整理了一下衣冠,跟随年轻道士进入小院。院中种满了奇花异草,中央有一方小池,池水清澈见底,几尾红鲤悠然游动。池边的亭子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品茶。
“师祖,人已带到。“年轻道士恭敬地说。
老者点点头,“你下去吧。”
年轻道士退出院子,只留下林浩然和老者。
“过来坐吧,年轻人。“老者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林浩然恭敬地走到亭子前,行了一个道家礼节。
“弟子林浩然,拜见月山道长。”
月山道长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不必多礼。圆至那老道让你来找我,想必是发现了什么。把玉简给我看看。”
林浩然双手奉上玉简。月山道长接过玉简,轻轻一点,玉简发出柔和的光芒,随后一道金光从中飞出,在空中形成一行字迹。
“金光一缕,转世而来。宝象之魂,再续前缘。“月山道长念出这行字,目光落在林浩然身上,充满了审视与惊讶。
“你可知道宝象尊者是谁?“月山道长问道。
林浩然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知道,但又似乎知道。这几天我做了很多梦,梦见一位身穿金色袈裟的高僧在与一个黑影战斗。高僧周身金光环绕,法力无边。”
月山道长轻抚长须,“八百年前,魔王昆布率领魔族入侵人间,肆虐生灵。宝象尊者乃藏传佛教高僧,与我道门先祖九离真人联手对抗魔王。最终,宝象尊者以自身为容器,将魔王封印在锦月湖底,而他的元神也随之消散。临终前,宝象尊者留下预言,称八百年后魔王封印将松动,届时他的一缕金光会转世而来,再续前缘。”
林浩然听得入神,心中既震惊又困惑,“道长的意思是,我…我是宝象尊者的转世?”
月山道长摇摇头,“不完全是。准确地说,你体内有宝象尊者的一缕金光,这是他最纯净的元神之力。你并非他的转世,而是被他选中的传承者。”
林浩然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难以置信自己与这样的大人物有关联。
“这几天,你是否发现自己有些不同寻常的能力?“月山道长问。
林浩然点点头,将自己在麒麟洞中使用金光咒的经历告诉了月山道长。
月山道长听完,点点头,“金光咒乃是宝象尊者的成名法术,你能在危急时刻自然使出,证明那缕金光已经开始与你融合。不过,这仅仅是开始。你需要系统地学习道法,才能真正掌控这份力量。”
“弟子愿意拜入白云道观,跟随道长学习道法。“林浩然恭敬地说。
月山道长摇摇头,“我已经收了七个弟子,不再收徒。不过,你可以在道观中修行,我会指点你。另外,我会安排你跟随我的小弟子清月一起学习基础道法。”
林浩然连忙叩谢,“多谢道长栽培。”
月山道长起身,“随我来吧,我带你去见清月。”
林浩然跟随月山道长穿过几个庭院,来到一处僻静的小院。院中有一个少年正在练习剑法,动作轻盈敏捷,剑光如水,连绵不绝。
“清月,过来见客。“月山道长唤道。
少年收剑归鞘,快步走来。林浩然这才看清,这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面容清秀,眉目如画,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英气,与普通少年不同。
“师父。“清月向月山道长行礼,然后好奇地打量着林浩然。
“这是林浩然,从今天起他会在道观中修行,你负责教他基础道法。“月山道长说。
清月点点头,对林浩然露出友善的笑容,“你好,我叫清月,是月山师父最小的弟子。”
林浩然回以微笑,“你好,我是林浩然,请多指教。”
月山道长满意地点点头,“好了,我还有事要处理。清月,你带林浩然去安顿下来,然后开始教他基础道法。”
“是,师父。“清月应道。
月山道长离开后,清月带着林浩然来到一间简朴的小屋,“这是客房,你可以住在这里。放下行李后,我带你去藏经阁取一些基础道法的经书。”
林浩然放下行囊,跟随清月来到藏经阁。藏经阁是一座三层的木质建筑,内部藏书万卷,香火常燃。
清月熟门熟路地在书架间穿行,最终取出几本线装书,“这些是基础道法的入门书籍,《道门心法》、《清静经注》和《五行术基础》,你先从这些开始学习。”
林浩然接过书籍,翻开《道门心法》,只见上面记载着各种修行心法和呼吸法门。
“这些看起来很复杂。“林浩然有些担忧地说。
清月笑了笑,“刚开始都这样。我们先从最基础的’调息法’开始,这是一切道法的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浩然在清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基础道法。每天清晨,两人一起在院中打坐修行,学习调息法;上午研读经书,理解道法原理;下午练习简单的法术,如点灯术、清风术等;晚上则在月光下冥想,感受天地灵气。
令清月惊讶的是,林浩然学习道法的速度远超常人。一般道士需要数月才能掌握的调息法,林浩然仅用了三天就入门了;点灯术更是一学就会,甚至比清月自己当年学得还要快。
“你真的是天赋异禀。“一天晚上,清月感叹道,“我从未见过有人能这么快掌握道法。”
林浩然谦虚地笑了笑,“这都是多亏了你的耐心教导。”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林浩然发现清月虽然看起来是个少年,但言谈举止却颇为老成,而且对道法的理解深入透彻,远非一般十五六岁的少年所能及。
一天,两人在练习完法术后休息,林浩然忍不住问道:“清月,你今年多大了?”
清月愣了一下,然后笑道:“你猜?”
林浩然认真地看着清月的面容,“看起来十五六岁,但我总觉得你比看起来要成熟得多。”
清月神秘地笑了笑,“其实我已经二十岁了。”
“什么?“林浩然惊讶地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清月笑得更开心了,“修道之人,容颜不老。我十二岁开始修行,如今已有八年。”
林浩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月山道长岂不是…”
“师父已经两百多岁了。“清月点点头,“这在道门中并不稀奇。只要修为足够高深,活到三五百岁都是可能的。”
林浩然感叹不已,对修道生涯更加向往。
一个月后的一天,林浩然和清月正在院中练习五行术,月山道长突然来访。
“浩然,你的修行进展如何?“月山道长问道。
林浩然恭敬地行礼,“回道长,弟子已经掌握了基础调息法、点灯术、清风术和五行术的水火两系。”
月山道长点点头,“不错。清月,你觉得他的天赋如何?”
清月答道:“师父,林师弟的天赋极高,学什么都很快,尤其是与金光有关的法术,几乎是一点就通。”
月山道长满意地点点头,“那就按计划进行吧。浩然,从明天起,你开始学习更高深的道法。”
林浩然大喜,“多谢道长栽培。”
月山道长从袖中取出一本古旧的线装书,“这是《金光咒全解》,乃是当年宝象尊者传授给我道门先祖的法术精要。你体内有宝象尊者的一缕金光,学习这部法术再合适不过。”
林浩然双手接过书籍,只觉一股暖流从书中传来,与体内的金光产生共鸣。
“另外,“月山道长继续说,“我已经安排好了,三日后你和清月一起下山,前往册岭头执行一项任务。这是你第一次实践所学,务必认真对待。”
“弟子遵命。“林浩然恭敬地说。
月山道长离开后,清月兴奋地对林浩然说:“太好了!我已经在道观里闷了大半年了,终于有机会出去走走了。”
林浩然好奇地问:“什么任务需要我们去册岭头?”
清月神秘地笑了笑,“册岭头最近有山匪作乱,官府请我们道观派人前去查看是否有妖邪作祟。师父这是在给你实战的机会。”
林浩然既紧张又期待,“希望我不会让道长失望。”
“放心吧,有我陪着你。“清月拍拍林浩然的肩膀,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就在这时,林浩然突然注意到清月的手腕处露出了一截绣花袖口,花纹精致,明显是女子的衣物。
“清月,你的袖子…“林浩然指着那截袖口。
清月脸色一变,迅速拉下袖子,掩饰道:“哦,这是…这是我娘亲留给我的遗物,我一直贴身带着。”
林浩然半信半疑,但没有多问。不过从那一刻起,他开始注意到清月的一些细节:说话时偶尔的轻柔语调,走路时过于优雅的姿态,以及那双过分纤细的手…
“难道清月是…“林浩然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但他决定暂时保持沉默,等待合适的时机再确认。
三日后,林浩然和清月按照约定,准备下山执行任务。临行前,月山道长将他们叫到静室,交代注意事项。
“此行凶险,你们务必小心。册岭头的山匪背后可能有妖邪作祟,官府已经派了差役前去,你们与他们会合后一同行动。“月山道长严肃地说。
“是,师父。“清月应道。
月山道长又对林浩然说:“浩然,这是你第一次实战,要谨记三点:一,道法自然,不可强求;二,救人为先,除妖为后;三,遇到无法应对的危险,立即撤退,不可逞强。”
“弟子谨记道长教诲。“林浩然恭敬地说。
月山道长满意地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两张符箓,交给他们,“这是’回山符’,危急时刻捏碎它,可以立即传送回道观。”
林浩然和清月各自收好符箓,向月山道长告别,然后背上行囊,下山而去。
就这样,林浩然正式踏上了修行之路,而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正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