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青玉奇缘
南疆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湿润的雾气,温铭背着竹篓,手持一柄短镰,小心翼翼地穿行在茂密的丛林中。十七岁的少年身形瘦削却矫健,常年山间采药的生活让他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一双眼睛明亮如星,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危险。
“爷爷说今天要采到血灵芝,否则王掌柜那边没法交代...“温铭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拂过一株株药草,寻找着那抹独特的暗红色。
忽然,他耳朵一动,捕捉到不远处传来的细微声响。温铭立刻屏住呼吸,身体如猫般蜷缩在一丛灌木后。透过枝叶的缝隙,他看到一只通体碧绿的小蛇正与一只五彩斑斓的蜘蛛对峙。
“碧鳞蛇和七彩蛛?“温铭眼睛一亮,“这两种毒物相争,必有一伤,若是能捡个便宜...“
就在他思索间,两只毒物已经缠斗在一起。碧鳞蛇灵活地游走,试图咬住蜘蛛的腹部;而七彩蛛则不断喷吐丝线,限制蛇的行动。战斗持续了约莫半刻钟,最终碧鳞蛇一口咬住蜘蛛的头部,而七彩蛛的毒牙也刺入了蛇的七寸。
两只毒物同时毙命。
温铭等待片刻,确认安全后,才小心翼翼地靠近。他从腰间取出一个特制的皮袋和一把木钳,将两只毒物的尸体分别装入不同的格层中。
“这两种毒物在集市上能卖个好价钱,足够给爷爷买半月的药了。“温铭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可惜爷爷的寒毒越来越重,普通药物已经很难见效...“
收拾好毒物,温铭继续向山林深处进发。血灵芝生长在阴湿的崖壁缝隙中,而最可能出现的地方,就是村子北面的“鬼愁崖“。
两个时辰后,当温铭终于攀上鬼愁崖的中段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但他顾不上擦拭,因为在一处隐蔽的石缝中,他看到了那抹梦寐以求的暗红色。
“真的是血灵芝!而且年份不小!“温铭激动得手指微微发抖,小心翼翼地用短镰和特制的木铲,将整株灵芝完整地挖了出来。
正当他准备将灵芝收入竹篓时,一阵异样的风从崖顶吹下,带着一股甜腻的腥气。温铭脸色骤变:“毒瘴!“
南疆山林中最危险的莫过于突如其来的毒瘴。温铭顾不得其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一粒解毒丹含在舌下,同时用布巾捂住口鼻,准备快速下山。
然而就在这时,他听到崖顶传来一声微弱的嘶鸣,像是某种生物在痛苦挣扎。那声音奇特,不似寻常野兽,反而带着一丝灵性。
温铭犹豫了。理智告诉他应该立刻离开,但内心深处的好奇和某种莫名的感应,却驱使他向上攀爬。
“就看一眼...“他对自己说,手脚并用向崖顶爬去。
随着高度增加,毒瘴越来越浓,即使含着解毒丹,温铭也开始感到头晕目眩。当他终于攀上崖顶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一片不大的平台上,生长着一株通体漆黑的怪树,树干上布满血红色的纹路。树下倒着几只野兽的尸体,显然是被毒死的。而在树根处,一团青色的光晕正微弱地闪烁着。
温铭强忍不适靠近,发现那竟是一只巴掌大小的奇异生物:形似蝉蛹,通体如青玉般晶莹剔透,内部有细密的金色纹路流转。此刻它似乎受了伤,光芒忽明忽暗,发出微弱的鸣叫。
“这是...蛊虫?“温铭瞪大了眼睛。他曾在爷爷的古籍上看到过类似的描述,但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
青玉蛊似乎感应到他的存在,鸣叫声变得急促起来,像是在求救。温铭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当指尖触碰到那冰凉如玉的表面时,一股奇异的感觉顺着手指流遍全身,竟让他暂时忘记了毒瘴的不适。
“你愿意跟我走吗?“温铭轻声问道,自己都觉得这问题荒谬——对一只虫子说话?
然而更荒谬的是,青玉蛊竟然微微颤动,像是在点头。温铭不再犹豫,小心地将它捧起,放入贴身的布袋中,然后迅速向山下撤退。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加艰难。毒瘴越来越浓,温铭的视线开始模糊,四肢也变得沉重。当他终于跌跌撞撞回到村子边缘时,眼前一黑,昏倒在了路边。
“铭儿!铭儿!“
熟悉的呼唤将温铭从黑暗中拉回。他艰难地睁开眼,看到爷爷布满皱纹的脸庞上写满担忧。
“爷爷...我没事...“温铭挣扎着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自家的木床上,窗外已是黄昏时分。
“还说没事!你知道自己中了多深的瘴毒吗?“爷爷温老丈又气又急,手里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快把这药喝了!“
温铭乖乖喝下苦药,突然想起什么,急忙摸向胸口:“青玉蛊!“
“什么玉?“爷爷疑惑地问。
温铭从贴身布袋中取出那只青玉蛊,此刻它的光芒已经稳定了许多,青金色的纹路缓缓流转,美得令人窒息。
爷爷看到这景象,脸色大变:“这是...灵蛊?!你从哪里得到的?“
温铭将经过简单讲述,爷爷听完后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天意啊...看来那本《百蛊真经》注定要传给你了。“
“《百蛊真经》?“温铭惊讶地问,“爷爷,您说的是传说中蛊仙留下的秘籍?“
爷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严肃地说:“铭儿,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温家世代居住在这南疆边陲吗?“
温铭摇头。
“因为我们温家祖上,曾是'蛊神宗'的弟子。“爷爷的声音低沉而神秘,“三百年前,蛊神宗被五大正道门派联手剿灭,幸存弟子隐姓埋名,分散逃亡。我们这一支,就隐居于此。“
温铭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从小听爷爷讲述各种修仙传说,却从未想过自家竟与那些飞天遁地的修士有关联。
爷爷起身,从床底拖出一个尘封多年的铁箱,取出一本残破的古籍,封面上用古老的文字写着《百蛊真经·残卷》。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只有基础篇。真正的全本据说藏在蛊神宗遗址中,但那里早已被各大门派封锁。“爷爷将古籍递给温铭,“既然你能得到青玉蛊的认可,说明你有修炼蛊道的天赋。“
温铭接过古籍,手指微微发抖。翻开第一页,上面写道:“蛊道修行,以身为皿,以灵为引,炼天地精华,养本命真蛊...“
就在他阅读时,胸前的青玉蛊突然飞起,落在古籍上方,洒下一片青光。古籍上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化作无数细小的符文,顺着青光流入温铭的双眼。
“啊!“温铭惊呼一声,感到大量信息涌入脑海,头痛欲裂。
爷爷见状大惊:“蛊虫传功!这是高阶灵蛊才有的能力!铭儿,静心凝神,接受传承!“
温铭咬牙忍耐,不知过了多久,疼痛终于消退,而他脑中已经多出了许多关于蛊道修行的知识,远比古籍上记载的更为详尽完整。
青玉蛊完成传功后,光芒暗淡了许多,缓缓飞回温铭手中,似乎耗尽了力气。
“它需要休养。“爷爷观察后说,“灵蛊以天地灵气和特殊毒素为食,你可以尝试用采来的那些毒物喂养它。“
温铭想起今天收获的碧鳞蛇和七彩蛛,连忙从竹篓中取出,小心地放在青玉蛊旁边。令他惊讶的是,青玉蛊表面泛起波纹,竟将两只毒物缓缓“吞“了进去,随后光芒略微恢复了一些。
“好神奇...“温铭喃喃道。
爷爷严肃地说:“铭儿,从今天起,你必须小心行事。蛊道修行者在当今修仙界是被排斥的,若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温铭郑重点头:“我明白,爷爷。“
当晚,温铭在油灯下仔细研读《百蛊真经》和脑中新增的知识。蛊道修行与常规修仙不同,不注重灵根资质,而是通过培养本命蛊虫来吸收天地灵气,再反哺宿主。
修行境界分为:养蛊期、凝蛊期、化蛊期、蛊丹期、蛊婴期等,每个大境界又分九个小层次。而他现在,连养蛊期一层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个刚入门的蛊童。
“首先要与青玉蛊建立精神联系...“温铭按照功法所述,将青玉蛊放在掌心,闭目凝神,尝试用意识与它沟通。
起初毫无反应,但温铭并不气馁,持续尝试。直到深夜,他突然感到一丝微弱的回应,如同黑暗中亮起的一点星光。
“成功了!“温铭欣喜若狂,继续加强这种联系。随着时间推移,那点星光越来越亮,最终化为一道稳定的精神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温铭能模糊感知到青玉蛊的状态——它很虚弱,但正在慢慢恢复。
更奇妙的是,通过这种联系,一丝微弱的灵气从青玉蛊反馈到温铭体内,沿着特定经脉运行一周后,沉淀在丹田处。
“这就是灵力吗...“温铭感受着体内那股暖流,激动得几乎落泪。多少年了,他梦想着能像传说中的修士一样修炼,如今终于踏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温铭白天照常采药,维持表面上的平凡生活;晚上则秘密修炼蛊道。青玉蛊的恢复速度超出预期,三天后就能短暂飞行,一周后已经可以帮他寻找山中的毒物和灵药。
一个月后的夜晚,当温铭正在修炼时,青玉蛊突然变得异常活跃,在他面前飞来飞去,似乎要带他去什么地方。
“你想带我去哪儿?“温铭好奇地问。
青玉蛊无法用语言回答,但通过精神联系传达了一个模糊的方位——鬼愁崖。
温铭犹豫片刻,决定跟随青玉蛊的指引。趁着月色,他再次来到那个险些要了他性命的崖顶。与上次不同,这次青玉蛊散发出一圈青光,将周围的毒瘴隔绝在外。
青玉蛊飞到那株怪树旁,绕着树干转了三圈,然后停在某处树根上方。温铭走近观察,发现那里的泥土似乎被动过。
“下面有东西?“
得到青玉蛊肯定的回应后,温铭开始挖掘。挖了约莫一尺深,他的手指碰到了某种坚硬的物体。清理干净泥土后,一个青铜小匣子出现在眼前,表面刻满了奇异的符文。
温铭小心地打开匣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玉质小瓶,每个瓶子上都贴着标签:噬金蛊、幻心蛊、铁甲蛊...而在最中央,放着一枚青玉简。
当温铭拿起玉简的瞬间,青玉蛊突然飞过来,与玉简相触。玉简顿时青光大作,无数符文飞出,在空中组成一篇功法:
《百蛊真经·养蛊篇》
“这是...完整的养蛊期功法!“温铭惊喜万分。之前爷爷给的残卷只有养蛊期前三层的修炼方法,而这里却记载了从一层到九层的完整心法,还有许多实用的小法术和养蛊技巧。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功法末尾,还记载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蛊神宗遗址藏有《百蛊真经》全本及至宝'万蛊鼎',得之可通蛊道极致。遗址入口位于...“
后面的文字模糊不清,似乎被某种力量刻意遮掩了。
温铭将玉简和蛊虫匣子小心收好,对着青玉蛊深深一拜:“多谢指引,若非有你,我此生恐怕都无法触及真正的蛊道。“
青玉蛊欢快地绕着他飞了一圈,然后停在他肩膀上,传递来温暖的情绪。
回到家中,温铭彻夜研读新获得的功法,发现其中记载的修炼方法比残卷精妙许多。特别是关于“以身养蛊“的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让本命蛊虫与宿主共生共荣,而非简单的驱使关系。
按照新功法,温铭调整了修炼方式。不再强行从青玉蛊获取灵力,而是先用自己的精血温养它,再让它吸收外界毒素转化为纯净灵力,最后反哺给自己。
这种循环修炼的效果出奇地好。短短三天,温铭就感到体内灵力增长了一大截,正式踏入了养蛊期一层。最明显的变化是五感变得更加敏锐,力气也大了许多,采药时能轻松攀爬以前不敢尝试的陡峭崖壁。
一个月后,当温铭突破到养蛊期二层时,意外发现自己能够通过青玉蛊释放一种特殊的青光,可以暂时麻痹小型动物。这是他的第一个蛊术——“青蛊定身术“。
然而,就在温铭沉浸在修炼的喜悦中时,一场危机悄然而至。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温铭正在山中练习新学会的蛊术,突然通过青玉蛊感应到一股陌生的灵力波动正在靠近。他立刻收敛气息,躲在一棵大树后观察。
片刻后,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视野中。男子面容阴鸷,手持一根蛇头杖,杖顶镶嵌着一颗血红色的宝石。他似乎在搜寻什么,不时停下脚步,用杖尖轻点地面。
温铭屏住呼吸,因为他从男子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通过青玉蛊的感应,他判断这人至少是凝蛊期的修士,远非自己能够对抗的。
突然,灰袍男子停下脚步,转头直勾勾地看向温铭藏身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小虫子,躲在那里做什么?“
温铭心头一紧,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就在他犹豫是逃跑还是现身时,青玉蛊突然传递来一个强烈的警告——危险!快逃!
温铭不再迟疑,转身就向密林深处跑去。身后传来灰袍男子阴冷的笑声:“跑?在本座面前,你能跑到哪去?“
一阵破空声袭来,温铭感到后背一凉,本能地向旁边一滚。一支漆黑的细针擦着他的肩膀飞过,钉在前方的树干上,瞬间将整棵树染成了诡异的紫色。
“毒针!“温铭心头骇然,拼命催动体内不多的灵力,加快逃跑速度。
灰袍男子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像猫戏老鼠般时不时射出一支毒针,逼得温铭狼狈躲闪。眼看距离越来越近,温铭突然灵机一动,从怀中掏出装有“幻心蛊“的玉瓶,按照《百蛊真经》上记载的方法,咬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上面。
“幻心蛊,靠你了!“
玉瓶微微震动,一只半透明的小虫飞出,瞬间化作一片迷雾扩散开来。灰袍男子猝不及防,被迷雾笼罩后,动作突然变得迟缓,眼神也开始涣散。
温铭抓住机会,全力逃跑。当他终于甩开追兵,气喘吁吁地回到村子附近时,天色已晚。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躲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直到确认安全后才悄悄返回。
推开家门,温铭发现爷爷不在屋内,桌上留着一张字条:“铭儿,若你回来看到此条,速去老地方等我。有要事相告,切记小心行事。“
温铭心中一沉。爷爷所说的“老地方“是指村子后山的一个秘密洞穴,小时候爷爷常带他去那里辨认药材。若非极其重要的事情,爷爷不会约在那里见面。
收拾了几件必需品,温铭正准备离开,突然胸口一痛。他解开衣襟,震惊地发现心口处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诡异的黑色印记,形如一只闭着的眼睛。
青玉蛊焦急地绕着印记飞舞,传递来强烈的危机感。温铭尝试用灵力驱除,却发现那印记如同生根一般,纹丝不动。
“这是...追踪印记?“温铭想起《百蛊真经》中提到的某些邪修手段,脸色变得煞白。
他意识到,那个灰袍男子并非偶然出现,而是专门冲他来的。更可怕的是,对方可能已经通过这个印记锁定了他和爷爷的位置。
“必须尽快找到爷爷,然后离开这里!“温铭咬牙做出了决定。
夜色中,少年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他的青玉蛊,踏上了未知的逃亡之路。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清楚,从获得青玉蛊的那一刻起,平凡的生活就已经离他远去。
蛊道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而他的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