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百年管理史,看企业组织模式的变迁
近代管理思想史借助机器的普及完善,与此同时,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也越发得到重视。
工业时代初期,人的机械化管理。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逐渐普及,人们看到了机器的力量——它不需要培训、不需要休息,可以持续高效率运行,产品标准化程度远高于手工制造。此阶段,法约尔提出“管理可信性”定义,泰勒让工人进行搬铁块实验从而总结出“科学管理”,福特把流水线引入汽车制造,以上种种的出发点都是如何让人像机器而非有血有肉的生命。
“人本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哈佛的梅奥开始主持霍桑实验。在此之前,实验中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即生产效率与环境不存在强相关。梅奥根据观察提出了“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概念,企业开始逐渐重视人的作用。
行为科学研究,让员工被更多维度地认知。20世纪60年代,由麦格雷戈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XY理论)和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人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了解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满足人的需求。
X理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 Y理论认为“人生来并不一定厌恶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根据现实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XY往往同时发挥作用。
而在双因素理论当中,保健因素的存在并不会让员工感觉更好,但如果缺失会立刻感觉更差,比如员工的基本福利保障。而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对工作本身的认可和自身成就感,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而非短暂的成就。
企业文化时代到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渐渐成为西方管理学界热切关注并激烈争论的话题。被誉为企业组织文化和组织心理学开创者的艾德佳·沙因率先提出了心理契约和三层次企业文化的概念,认为个人和组织之间存在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交互过程也表现为追求和建立心理契约的过程。
在组织文化理论学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并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而在21世纪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良性的企业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吸引人才的核心手段之一,并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和员工能一起走多远,归根结底要看文化价值观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