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商民俗
中国自古在幅员、经济总量上都是大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重要比重的实力,既是由精耕细作的大农业所支撑的,也是由精益求精的手工业和精打细算的商业所支撑的。中国的古代文明是由都市所承载的。繁荣的都市与发达的工商业是一体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的物质文明载体的两面。
中国的手工业既有官府的,也有民间的,如陶瓷的官窑与民窑的区分;既有专业的,也有兼业的,其中,专业的既集中在市镇上,也散布在乡村里,而兼业是农民的一种常态,普通农民都会做一些手工活儿。中国的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和高水平的发展,在很早的时候就达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中国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手工业的存在。统治者对生活的舒适性的追求与国家在礼仪上的需要,都有赖对于人造物的劳动力投入和艺术提升。从西周到西汉,朝廷在主要的经济部门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便更有效的管理与更好的产出。至少在春秋末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民间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形成官府作坊外的民间作坊。各种工匠聚集在城市,发挥市场的集散作用,争奇斗巧,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传承集体。工匠之间相互竞技,相互合作,后来在较大的城市都形成行业习俗惯制。手工业在农村地区也逐渐发展起来。直到近现代,县城及其下辖的乡镇都有众多门类的手工业。据张世文在解放前对河北定县所做的工业调查,453村的家庭工业大约有120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
交易活动总是会随共同体内外部差异的存在而发生的,也会随共同体的增大、发展而增加。设市交易,作为一种制度和商业文明,在中国也出现得很早。据《周易·系辞下》所载,神农氏就开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如郑国的弦高、魏国的吕不韦,甚至有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兴国之后辞官经商成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的佳话。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秦汉以降,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到唐代,官方对城市的管理仍然是限制市场发展的。《唐律疏议》中记载,唐代交易物品的市与居民生活的坊是严格区分的,对市的管理保持着一套法律规范。市有市令,“主执钥”,按时启闭市场。按照唐代的制度,《唐六典》中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两宋都城的工商业尤其繁荣,例如杭州,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他所叙述的杭州“诸行百市”颇具规模。宋代不仅改变了以往的商业制度,也创设了更好的经商条件。例如,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类似的“流动”工具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宋代一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在地方上叫“集”、“圩”等)。由此形成了全国城乡的市场体系。明清时期城市和乡镇的工商业又有可观的发展,拥有广大的市场和众多的从业人员,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市镇延伸出去的圩、集、场、店等广大的农村初级市场为市镇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养分和宽阔的空间。这就是中国近世所承袭了商业空间或市场网络。施坚雅根据他20世纪40年代在成都平原的观察对它进行了描述:小地方形成一个一个的市场圈,由此结成区域性的市场圈,多个区域市场圈组成全国市场的网络。
中国传统工商业行业众多,乃至有“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的夸张说法(传统上流行的成数大多是九的倍数)。对行业的划分和排列传统上有“三教九流”之说,“三教”即儒、释、道,“九流”仿照九品的模式,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九流包括一流佛主、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斗、六流秤、七工八商九种田;中九流包括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阴阳、四流乩、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包括一打狗、二提篓、三修脚、四剃头、五抬食盒、六裁缝、七优八娼九吹手(又说下九流是一说书、二卖油、三裁缝、四剃头、五塑像、六抽筹、七玩长蛇八玩猴,添上修脚是下九流)。工商诸行,我们难以尽述,在此只是选择性地把工商民俗划分为手工业、服务业、贸易业等三类略加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