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通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3 从封建主义到现代国家

那么,现代国家是在何时何地产生的呢?国际学界一般认为,现代国家起源于近代欧洲。当然,不少人不同意这种看法。按照后文介绍的现代国家的定义,中国秦汉时期的国家形态大致已经具有“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认为,中国东周至秦汉时期已经具有了国家形态。[100]欧洲则与此不同。欧洲的中世纪在政治上处于割据状态,那是封建制度和封建主义盛行的时代。大约公元990年前后,欧洲大概存在几千个政治实体,包括很多王国、公国、侯国、伯爵领地及自治市等。到1500年,欧洲政治实体的数量减少到500个左右。到1780年,即法国大革命之前,数量减少到100个。到2000年,欧洲变成了27个国家。[101]

民族国家兴起之前,欧洲是封建主义时代。什么是封建主义?过去,国内对封建主义的概念存有普遍的误解。封建制是领主与封臣之间基于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安排。领主恩赐给封臣的土地一般称为采邑。领主把采邑分封给封臣——又称附庸,由此形成领主与附庸之间的依附关系。在这种依附关系中,领主不仅要为附庸提供土地,而且还有对附庸提供保护的义务。附庸需要向领主表示效忠,同时需要提供必要的援助——这种援助包括经济与财务的支持,但更主要是在战争期间提供军事援助。所以,领主与附庸之间既是一种等级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又有一定的契约关系。封建制度是一种融合了保护与效忠关系、人身依附与契约精神的复杂混合体。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土地,领主享有某些特定的权利,同时需要承担某些特定的义务;附庸也是如此。

法国学者马克·布洛赫把欧洲的封建制度称为一种政体。那些拥有地产的人,同时控制政治。而封建契约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家权力和正式的政治制度安排。在罗马帝国时代,中央权威是强大且具有渗透力的,但后来慢慢演变到了封建主义的结构。[102]那么,欧洲为什么会兴起封建主义?而不是出现某种类似于中国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帝国?美国中世纪史专家詹姆斯·汤普逊认为,封建主义的起源与罗马帝国解体之后欧洲的军事—政治—经济逻辑有关。君主们夺取了罗马帝国的权力之后,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财力资源来维持官僚机构,没有钱来维持法院和司法系统,没有钱来支持军队的供养。怎么办?后来,君主们就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下面跟随他们一起带兵作战的那些人。后者慢慢就变成了拥有领主恩赐采邑的附庸。[103]

从封建主义本身变迁来看,采邑的性质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一开始,采邑的赐予被视为临时性的,但后来,如果没有特殊情形,采邑的占有变为终身制了。尽管如此,等年迈的封臣去世以后,还需要举行一个领主重新赐予封臣继承人领地的仪式。意思是,采邑这个东西是领主的,领主通过这种隆重的仪式授予给新的封臣。但是,越是到后来,采邑慢慢地越来越不被认为是领主的,封臣的自主权力也大大增加了。当然,这并没有改变封建关系的本质:领主需要提供封地和保护,封臣需要对领主效忠并提供兵役,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种与人身依附有关的契约关系。

图4.1大概描绘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在封建制度的顶端是国王,就是一定区域内最大的领主。国王把土地和头衔赐予贵族,贵族则要为国王提供士兵——主要是骑士。在平时,特别是在国王与其他政治体发生战争时,贵族就有提供士兵的义务。再往下,贵族和农户之间也是图中的关系,贵族为农户提供土地与法律保护,而农户则需要为贵族提供货币租与实物租。所以,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网络构成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当然,此图把很多东西忽略掉了,比如说大贵族与小贵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从领主到附庸的关系中,一个人的附庸又可能是另一个人的领主,这种领主—附庸的层级关系是很多的。

那么,在封建主义体系之中,有没有现代国家?没有。有没有中央集权或中央一体化的治理结构?没有。国王有没有常设的统一军队和大型官僚机构?没有。有没有统一的税收系统?没有。有没有统一的司法系统?也没有。在封建主义体系中,特别是在英格兰传统中,当时甚至还有这样的说法:“国王应该靠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只有发生战争时,国王下面的贵族们——也就是大小级别不等的领主与附庸们,才有义务为国王提供军事支持。在平时,国王主要应该靠自己直接领地的收入来养活自己,而不是靠附庸们来供养他。所以,在封建主义体系中,国王与不同贵族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既包含了人身依附的等级制色彩,又包含一种基于传统的契约精神。

图4.1 欧洲封建社会的结构

资料来源:http://lifeexamination.wordpress.com。

过去,由于受到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封建主义盛行的中世纪常常被视为黑暗时代。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很辉煌的,启蒙运动之后的欧洲文明也是很辉煌的,而两者之间是一个相对衰落的时代。但是,现在这种倾向已经改变。比如,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詹姆斯·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对欧洲封建社会有很多积极的评价。他这样说:

尽管封建制度常常有着强暴而又恶劣的性质,无可置疑,整个来说,它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和社会完整化的现象,而非一个社会腐烂的现象。如果我们从远处来看,我们能看到封建时代的文明是多么有建设性的、多么有创造性的和多么有伟大性的一种文明。……封建制度不是一座跨过野蛮和文明之间的海湾上的桥梁——它本身就是文明,这一种高级文化,在1150和1250年之间,达到了它的顶峰。[104]

封建主义对现代政体的一个特殊贡献是,近现代立宪政体是从封建制度中直接演化出来的。应该承认,英国立宪政体就有着较为明确的封建主义起源。如果不是封建主义以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政治结构,就难以理解英国立宪政体的起源。英国立宪政体起源的标志性事件是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而这一事件的背景就是英国的封建主义结构。1215年,英格兰贵族联盟打败了国王约翰,然后胁迫他签下了《大宪章》。大宪章确立了英国贵族享有的一些政治权利与自由,亦保障了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同时改革了法律和司法,限制国王及王室的行为。最初的《大宪章》有63条,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第39条:“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根据该条文,如果国王要审判一个人,只能依据法律而不是他个人的好恶。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实际上,正是在封建主义结构下的政治冲突,为建立约束国王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后来封建主义衰落了。封建主义衰落的过程,就是欧洲近现代国家崛起的过程。为什么封建主义会衰落?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技术性解释。在冷兵器时代,重装骑士的优势非常明显。但骑士的装备非常昂贵,一个重装骑士的装备相当于20、30户农户的全家财产。这意味着普通人是很难作为士兵出征的,只有贵族才能供养这样的骑士。这就使得贵族具有非常强的军事优势。此外,贵族的城堡本身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在冷兵器时代,重装骑士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坚固的城堡作为主要的防守手段,两者结合了起来,决定封建主义时代的军事模式。总的来说,这种模式下,防守一方更为有利一些,重装骑士通常较难攻破坚固的城堡。因此,城堡某种程度上成了欧洲封建制度和领主权力的政治象征。

但是,后来战争的技术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人发明的火药经由阿拉伯世界传到了欧洲,后来欧洲又出现了火炮。火炮的出现使得封建贵族的城堡不再牢不可破,城堡根本无力抵御火炮的轰击。由于火炮非常昂贵,国王的武器购买能力要远远高过贵族,所以国王与贵族的军事优势差距也变大了。这样,国王在武器方面就逐渐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所以,这种理论认为,火炮的发明和传入欧洲,成为最终瓦解封建制度的主要原因。[105]

查尔斯·蒂利把现代国家的兴起视为一个“战争塑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的过程。上文曾提到,欧洲最初政治实体的数量非常之多,而这些政治实体之间不断地发生战争。为了打赢战争,一个君主最想拥有强大的军队。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让一个君主生存下来。为了建设军队,君主需要依靠有效税收系统的支持,最好还有一整套官僚系统。所以,为了赢得战争,君主需要发展军队,需要发展官僚系统,需要发展税收系统。当一个君主的军队、官僚制和税收系统得以发展起来时,他就更有可能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优势。而君主的军队、官僚制和税收系统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塑造过程。在这样一个军事竞争格局中,凡是那些没有发展出军队、官僚制和税收系统的政治实体就慢慢被消灭了。那些拥有军事优势的政治实体通过发动战争会占领更大的地盘。正是这样,在一个“战争塑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的政治军事过程中,欧洲现代国家开始兴起。[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