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炽医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眩  晕

一、阴虚阳亢,肝郁克脾眩晕

高某,女,35岁,1965年8月28日初诊。主诉眩晕,睡眠欠佳,面目浮肿,饮食不好,腹内发胀。舌质净红,脉象弦细。此阴虚阳亢,肝气不舒之征,用养阴潜阳疏肝法。

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生地黄9克,石斛9克,麦冬9克,石决明12克,雅黄连4.5克,白芍9克,乌梅炭3枚,刺蒺藜12克,丹皮6克,甘草3克。

4剂。

9月15日二诊。服上方9剂后,眩晕减轻,浮肿消退,饮食增进。睡眠有时不稳,脉象虚弦,舌苔干净,仍本前法。

女贞子15克,玉竹12克,玄参9克,桑枝15克,石决明18克,牡蛎18克,夜交藤15克,白芍9克,乌梅炭3枚,刺蒺藜12克,丹皮9克,甘草3克。

10剂。

10月16日三诊。患者病情稳定,但感腹胀,于上方中加重疏肝理气之品。

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生地黄9克,石斛9克,刺蒺藜15克,丹皮9克,郁金9克,枳壳9克,莱菔子15克,青皮9克,槟榔9克,木通6克。

6剂。

11月15日四诊。眩晕已止,诸症剧减,肿胀亦消,惟中气尚嫌不足。前法中稍加补气之品,以巩固之。

石斛9克,钩藤9克,刺蒺藜12克,丹皮9克,枳壳9克,青皮9克,郁金6克,泡参9克,谷芽9克,黄芩9克,甘草3克。

6剂。

按:本例舌质净红,脉象弦细,睡眠欠佳,皆肝阴亏损,肝阳上亢之象。《素问》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本例眩晕为肝阴亏损,阳亢生风所致。饮食不好,腹内发胀,面目浮肿等,系肝强克脾,脾失健运。故用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石斛、麦冬、玉竹、玄参、桑枝等以养育肝阴,用石决明、牡蛎、钩藤、夜交藤等以潜阳安神,用白芍、乌梅炭以收敛肝气,用雅黄连、黄芩以清除肝热,用刺蒺藜、丹皮、郁金、枳壳、青皮等以疏解肝郁,用泡参、莱菔子、槟榔、木通、谷芽等以健脾行气。由是而肝阴得养,肝阳得平,肝热得泄,肝郁得解。不但眩晕得止,而诸症亦得尽除。

二、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

李某,男,52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头眩,左臂经络疼痛,上半身出汗。脉象弦数有力,舌苔中心黄厚。此肝阴亏损、肝阳上亢、肝郁湿热之候。治宜养阴潜阳,疏肝兼除湿热。

玄参9克,生地黄9克,桑枝18克,白芍12克,牡蛎12克,浮小麦18克,刺蒺藜12克,丹皮9克,茵陈9克,连翘15克,甘草3克。

7剂。

11月4日二诊。头眩减轻,只用脑后才觉头眩,胃痛自汗亦减,舌苔已退,再用前法。

麦冬9克,女贞子12克,玉竹12克,桑枝15克,牡蛎12克,浮小麦18克,刺蒺藜15克,丹皮9克,薏苡仁15克,连翘9克,知母9克,甘草3克。

7剂。

11月15日三诊。头眩已愈,脉舌正常。惟臂痛尚未尽除,时发微热。再用丸方,以巩固之。

玄参30克,麦冬30克,玉竹30克,白芍30克,桑枝60克,木瓜30克,秦艽30克,独活30克,苍术60克,冬瓜仁60克,豆卷60克,薏苡仁60克,黄柏30克,黄芩30克,连翘30克,甘草30克。

蜜丸,每日服3次,每次9克。

按:本例肝阴不足,阴液不能濡养筋脉,故左臂疼痛。阴虚生内热,故时发微热。阴虚阳亢生风,则发为头眩。舌苔中心黄厚,显系夹有湿热之象。脉象弦数,亦为肝经郁热之候。上半身汗出,系湿热熏蒸所致。故用玄参、生地黄、白芍、麦冬、女贞子、玉竹等以培育肝阴,用牡蛎、浮小麦以潜阳止汗,用刺蒺藜、丹皮以疏解郁热,用桑枝、茵陈、连翘、薏苡仁、知母、木瓜、秦艽、独活、苍术、冬瓜仁、豆卷、黄柏、黄芩等以清热除湿。由于辨证用药,故收效良好。

三、心肝阴亏,阳亢化火眩晕(高血压)

孙某,男,31岁,1959年12月15日初诊。主诉头晕,心累,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和心脏病。唇红舌赤,脉象弦劲有力。此心肝阴亏,阳亢化火之象,用育阴清热法。

鲜石斛9克,麦冬9克,花粉9克,玄参9克,焦栀子9克,丹皮9克,龙胆草9克,枯黄芩9克,连翘9克,薄荷6克,知母9克,甘草3克。

服上方4剂,诸症即缓解,血压亦趋正常。

按:本例头晕,脉弦劲,为肝阴亏损,阳热偏亢。心累、唇红、舌赤,为心阴亏损,心火旺盛所致。脉证合参,断为心肝阴亏,阳亢化火。故用鲜石斛、麦冬、花粉、玄参、知母以育阴分。用焦栀子、丹皮、龙胆草、枯黄芩、连翘、薄荷以清解火热。由此而阴分得养,火热得除,而诸症即缓解。

四、湿气困脾,水泛为痰眩晕

雷某,男,成年,1961年5月13日初诊。眼中时发黑花,头晕眩,心累心跳,下肢微肿,腹部胀满。脉象滞涩,舌苔白滑而腻。此湿气困脾,水不运化,聚液成痰,发为头眩心悸。用温脾运脾、化痰行水法。

桂木6克,苍术9克,白术9克,法半夏9克,厚朴9克,砂仁6克,茯苓9克,炒薏苡仁12克,泽泻9克,甘草3克。

服上方3剂后,头眩心悸大减,肿胀渐消,舌苔滑腻已退,精神转好。嘱其续服前方,以巩固之。

按:本例腹部胀满,下肢微肿,脉象滞涩,显系脾为湿困、水不运化之征。舌苔滑腻,是水饮内聚成痰。朱丹溪曰:“无痰则不作眩。”《金匮要略》曰:“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假令患者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本例眩悸,水与痰二者均兼而有之,故用二陈五苓二方加减调治。用桂木、甘草以温阳,用苍术、白术以燥湿,用厚朴、砂仁以运脾,用法半夏、茯苓以祛痰,用薏苡仁、泽泻以行水。使脾运健旺,水去痰消,眩悸诸症亦渐平息。

五、阴亏肝旺,血虚生风眩晕(梅尼埃综合征)

瞿某,男,35岁,初诊。于1956年发作头目眩晕,长期不能工作,经治愈后历时4年,至今夏复又再发,服中西药一直未见好转。每半年或一月即发作一次,每次持续约一日之久。症见眩晕,呕吐,神志若失,过此便数日不能起床。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不能自已,夜卧甚短。经医院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诊得脉象细微,至数正常,面色青白,舌质红,目睛赤,精神困乏。此肝脏阴血不足,阳亢生风,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当其中乘胃土,呕吐频作之时,肝郁借此一泄,风阳得以暂缓其势,此眩晕发作所以有时也。脉证合参,宜予益血养肝,潜阳息风。俾阴阳和谐而风气亦趋平静,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菊花9克,刺蒺藜9克,蚕砂9克,防风9克,当归9克,白芍9克,黄柏9克,石决明12克,川芎6克,甘草3克。

10剂。

二诊。服上方历时半月,未见发作。有时稍感头晕,睡眠食欲均可,脉象与前无异,再本前法论治。

生地黄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9克,石决明15克,生谷芽12克,女贞子12克,龙骨9克,钩藤9克,菊花9克,防风6克,全蝎6克,天麻3克,甘草3克。

10剂。

三诊。眩晕一直未发,病情相继好转,精神逐渐恢复正常,脉象较平。惟舌尖尚红,目睛尚有细小赤纹。肝阴未充,风阳未得宁息。再以前方增省,俾稳定稍久,再用丸药巩固之。

上方去女贞子,加草决明12克、沙参15克、丹皮9克,10剂。

四诊。前症基本消失,已能上班工作。改用丸方调理,以杜再发。

沙参30克,生地黄30克,钩藤30克,石决明30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蚕砂15克,天麻15克,防风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全蝎10只。

炼蜜作丸剂服用,淡盐汤下。

按:本例面色青白,精神困乏,神志若失,脉象细微,皆属血虚之象。《古今医统》曰:“眩晕一证……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当益阴补血。”故本例眩晕,血虚为其因素之一。肝藏血,血属阴,血虚则易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更易导致阳亢生风,因而出现呕吐、急躁、失眠、舌红、目赤等一系列阴虚阳亢之象。肝风内动,则眩晕发作更为严重。故治法当以益血养肝、潜阳息风为主。用四物汤以补血,用女贞子、沙参、旱莲草以养肝,用菊花、石决明、龙骨、牡蛎、钩藤、天麻以平肝潜阳,用防风、蚕砂、全蝎以祛风邪。因欲折其阳亢化火之势,故加黄柏、草决明以清解之,加刺蒺藜、丹皮、泽泻以疏解之。

六、气血不足,虚风上扰眩晕

苳某,女,28岁,初诊。于1960年1月20日突然昏倒,眩晕呕吐,发作时正值月经期,经急治后,神志已渐恢复。两旬以来,头目仍苦眩晕,四肢无力,倦怠尤甚。目前虽能勉强行动,但需人扶持。大便时见结燥,胃纳亦少。诊得脉象弦细而微,身体瘦弱,气怯神疲,舌质淡,苔白。此缘中气不足,肝血素虚,经后冲脉空乏,肝失所养,又值春令,风气动而上逆,所以有此病态。现在肝逆虽降,但中气败馁,风气未宁,拟益中养阴镇逆法处理。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神9克,枣仁9克,法半夏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菟丝子9克,龙骨9克,甘草3克。

2剂。

二诊。服上方2剂后,无不适反应,眩晕较前有所减轻,但动则加剧,其他症状如前,再用前法主治。

党参12克,山药12克,桑寄生12克,当归9克,菟丝子9克,枸杞9克,牡蛎9克,龙骨9克,石决明9克,黄芪9克,升麻3克,甘草3克。

5剂。

三诊。服上方5剂后,诸症均有好转,精神亦佳。但面部发生疖疮,口干,鼻衄。予滋阴潜阳降逆之剂,助其恢复。5剂之后,诸症皆痊愈。

按:本例身体瘦弱,气怯神疲,脉微细,舌淡白,均为气血不足之征。经后气血更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阳无所附,故使虚风内动,而发为眩晕、呕吐、昏仆、脉细微而带弦象等。故用党参、黄芪、升麻、甘草等以补气升清,用当归、白芍、龙骨、牡蛎、石决明等以补血育阴镇逆,用法半夏、山药以和胃止吐,加茯神、枣仁以宁心,用菟丝子、枸杞、桑寄生以滋肾。意使水火既济,阴阳调和,诸症即缓解。

七、小结

眩晕一证,其致病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痰证 丹溪曰:“无痰则不作眩。”而痰证又分湿痰、寒痰、痰火。痰证的来源,或由饮食失节,脾运不健,水湿内停,则聚液成痰。或由于七情郁结,生痰动火。

2.水邪 水饮上冲,发为眩悸。

3.肝病 《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郁、肝热、肝脏阴虚阳亢,都能动火生风,而致眩晕。

4.肾病 肾阴亏损者,或为肝阳上亢,或为虚火上炎,甚则脑髓不充发为脑转耳鸣。肾阳不足者,或为肾不纳气,龙火上奔,或为肾气不足,发为虚眩。

5.气血不足 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阳无所附。如伤寒汗后及少阳证,表邪入于半表半里,表阳虚而致眩者,皆属气虚之类。

6.其他 如外感六淫之邪,伤于酒食、跌仆瘀血等,亦间有眩晕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