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腹痛
腹痛(abdominal pain或colics)为小儿常见症状之一,是指胃脘以下、脐周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与腹痛部位躯体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受刺激有关。可见于任何年龄与季节,各年龄组有不同的特点。多为腹腔脏器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功能性腹痛多由内科疾病引起,90%~95%复发性腹痛为功能性腹痛,如肠痉挛,乳儿吞咽大量空气等。器质性腹痛因腹内某脏器有病理解剖上的病变,多由外科疾病引起。常见原因有脏器的炎症,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弥漫性腹膜炎,空腔脏器梗阻、穿孔,如肠道、输尿管、胆道狭窄、粘连、套叠、穿孔等。此外腹外脏器,如食管、肺和心脏等胸腔脏器病变也可有腹痛症状。
中医认为腹内有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腑,且有手三阴经、足三阴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及冲脉、任脉、带脉等经脉循行,凡外感、内伤等因素影响上述脏腑经脉功能,导致气机瘀滞,经脉不通者,均可发生腹痛。腹痛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六腑、经脉,也可累及肝、脾二脏。病机关键为脏腑气机不通,经脉涩滞不畅。
【临床表现】
儿童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述腹痛具体性质和特征。年长儿腹痛会出现活动受限、行走缓慢、身体前屈、手扶腹部、拒绝跳动等症状,婴儿则表现为腹部怕压、突然发生的反复哭闹等症状。常伴有面色苍白、烦躁、出汗、精神差、恶心、呕吐、拒食等,有的出现腹胀、腹泻、不能排便或血便等症状。
【辅助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
血常规提示有无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尿常规有助于区别是否为泌尿系统引起;大便常规有助于肠炎、菌痢的诊断。
2.肝功能和血淀粉酶
怀疑胰腺疾病时可以选择检查。
3.腹腔穿刺
当怀疑有腹膜炎、腹腔内出血时,可观察抽出液体的性状、色泽,送检涂片、细菌培养或生化分析。
4.腹部X线检查
有助于了解肠梗阻性质、部位、程度和原因。
5.结肠造影
可了解结肠直肠的形态与功能有无病变。疑有肠套叠时可做空气灌肠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进行复位。
6.超声检查
可了解腹部肿块的性质及定位,常应用于阑尾炎包块、肠套叠、腹部肿瘤、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等疾病的诊断。
7.CT、MRI
可用于监测腹部肿块的性质、范围和特征。
8.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腹腔镜等检查
亦已应用于儿科,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使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首先判断小儿是否腹痛:
婴儿尖声嚎哭可能是剧痛,试将其抱起,若嚎哭立即停止者,一般可排除剧痛;较大儿童,如腹痛不影响游戏、食欲、睡眠,不伴有面色改变,往往表示腹痛不严重。若双手捧腹或两腿蜷曲则提示腹痛严重。
(2)确定腹内疾病还是腹外疾病:
腹外疾病有腹痛以外其他症状和体征,如大叶性肺炎多伴有呼吸道的症状和体征;败血症多有化脓病灶;风湿热多有心脏、关节及皮疹等临床表现。
(3)判断腹痛为外科性还是内科性:
以下情况多考虑外科疾病:①急骤起病、剧痛,特别是疼痛持续超过3小时;②先有腹痛,后有发热(如阑尾炎、胆结石继发感染等);③先腹痛,然后频繁呕吐,但不腹泻,尤其伴有便秘、肛门不排气、腹胀等常提示梗阻性疾病的可能;④有压痛及腹肌紧张;⑤摸到肿块。
(4)确定腹痛与疾病的关系:
急性起病的部位多是病变所在部位(也有例外,如急性阑尾炎可开始于脐周或上腹,以后才移至右下腹)。
2.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
小儿阑尾炎常不典型,发展快,有时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才能诊断,必须反复多次检查,严密动态观察,才不至于漏诊误诊。凡遇见腹肌强直、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少等腹膜炎表现时,需要寻找原因,未确诊前忌用泻药及镇痛药。血象白细胞增高,腹部B超对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可达80%~90%。
(2)消化性溃疡:
10岁以下小儿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哭闹、拒食,甚至呕吐、呕血、便血甚至穿孔休克等才被诊断。幼儿主要症状为反复脐周疼痛,时间不固定,食后加重,食欲减退,或反复呕吐;年长儿的临床表现和成人表现相似。胃镜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可直接发现溃疡,诊断率高且可靠。
(3)肠套叠:
多见于4~10个月小儿,突然起病,阵发性哭闹不安,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期可安静,腹痛发作后出现呕吐,起病6~12小时内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直肠指检指套染血便。右上腹有时可触及腊肠样肿块。发病后48小时可并发肠坏死,采用空气灌肠检查。
(4)婴儿肠绞痛:
多见于3个月以下婴儿,阵发性剧烈啼哭,入夜后明显,哭闹时面颊发红、口唇苍白、双下肢蜷曲、双手握拳、脚冷,持续5分钟左右,乏力入睡,反复发作,与喂养、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3个月后自愈。
(5)腹型过敏性紫癜:
学龄儿多见,阵发性绞痛以脐部及脐周为主,常伴恶心、呕吐和便血,腹部体检无异常发现,发现双下肢皮肤有对称性紫癜可确诊。
(6)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见于学龄儿,常先有或同时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肠炎等表现,右下腹或脐周持续或间歇性钝痛,无固定压痛点,无腹肌紧张,腹部B超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中医病症辨识要点】
首先辨气、血、食,腹痛属气滞者,腹部胀痛,时聚时散、痛无定处;属血瘀者,有跌仆损伤或手术史,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剧,局部满硬;属食积者,有乳食不节史,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食。
再辨寒、热、虚、实,若遇寒加重,得热痛减,兼有口不渴,下利清谷,小便清利,舌淡苔白滑润,脉紧或迟,指纹红者属寒;若疼痛阵作,得寒痛减,兼有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大而数,指纹紫者属热;若为慢性腹痛,痛无定处,喜按,痛缓而无形,兼有闷胀,舌淡少苔,脉弱无力者属虚;若痛有定处,拒按,痛剧而有形,兼有胀满,脉大而有力者属实。
【治疗】
1.一般治疗
根据是否有发热、脱水等给予退热、补液等一般治疗。腹痛不能进食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密切观察腹痛症状的发展。
2.对症处理
诊断未明确前禁止使用镇痛剂,如果诊断明确,腹痛症状难以耐受的,可适当使用镇痛剂。
3.病因治疗
根据病因作相应处理。如肠痉挛可给予解痉剂。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部分肠梗阻,可用解痉止痛药等治疗。炎性疾病应根据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外科急腹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4.中医中药适宜技术
(1)辨证施治
1)腹部中寒
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遇寒痛甚,肠鸣辘辘,面色苍白,痛甚者,额冷汗出,唇色紫黯,肢冷,或兼吐泻,小便清长。舌淡红,苔白滑,脉沉弦紧,指纹红。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养脏汤加减。
木香、白芍、诃子、人参、白术、当归、炙甘草、肉桂、罂粟壳等。腹胀加砂仁、枳壳;恶心、呕吐加法半夏、藿香;兼泄泻加炮姜、肉豆蔻;抽掣阵痛加小茴香、延胡索。
2)乳食积滞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或时有呕吐,吐物酸馊,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大便秽臭,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舌淡红,苔厚腻,脉沉滑,指纹紫滞。
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香砂平胃散加减。
香附、砂仁、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等。腹胀明显,大便不通者,加槟榔、莱菔子;兼感寒邪者,加藿香、干姜;食积化热者,加生大黄、黄连。
3)胃肠积热
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烦躁不安,烦热口渴,手足心热,唇舌鲜红,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
通腑泄热,行气止痛。
小承气汤加减。
大黄、厚朴、枳实。若痞满燥实坚皆具者,可选用大承气汤;若口干,舌质红少津者,加玄参、麦冬、生地黄。
4)脾胃虚寒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面色少华,精神倦怠,手足不温,乳食减少,或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缓,指纹淡红。
温中理脾,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合理中丸加减。
饴糖、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干姜、人参、白术等。小建中汤偏于温经和营、缓急止痛,理中丸偏于温中祛寒。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当归;肾阳不足,加附子、肉桂;伴呕吐清涎者,加丁香、吴茱萸;脾虚兼气滞者,用厚朴温中汤。
5)气滞血瘀
腹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指纹紫滞。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少腹逐瘀汤加减。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等。兼胀痛者,加川楝子、乌药;有癥块或有手术、外伤史者,加三棱、莪术。这类药物易于伤津耗血,去病大半则止服。
(2)中药成药
用于乳食积滞者,每日1~2丸,每日1~3次,幼儿酌减。
用于脾胃虚寒者,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3次,幼儿酌减。
用于气滞血瘀者,每次0.5~1袋,每日3次,幼儿酌减。
用于气滞腹痛者,每次6~9g,每日2次,幼儿酌减。
(3)针刺疗法(毫针):
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寒证腹痛加灸神阙;食积加针刺内庭;呕吐加针刺内关。
(4)推拿疗法:
腹部中寒揉一窝风、外劳宫,摩腹,拿肚角;乳食积滞清脾胃、运八卦、推四横纹、清板门、清大肠、分腹阴阳。
(5)贴敷疗法:
脾胃虚寒用丁香3g、白豆蔻3g、肉桂2g、白胡椒4g,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1~1.5g,填敷脐中。腹部中寒用香附60g、食盐6g、生姜9g,混合捣烂炒热,用布包成2份,轮流熨腹部。
5.社区管理与康复
(1)避免感受寒邪,注意腹部保暖。
(2)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不宜暴饮暴食,过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
(3)餐后稍事休息,勿剧烈活动。
(4)腹痛小儿宜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5)对腹痛小儿可轻轻按按摩腹部,若腹痛较轻、喜按、按摩痛减者,可暂时在家中观察。若腹痛严重、拒按、按之痛拒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中药宜少量频服,冷热适中。
【转诊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转上级医院就诊:①各种外科性原因导致的急腹症,如阑尾炎、腹膜炎、肠套叠等;②因胃肠穿孔、卵巢破裂、外伤等导致休克等;③病情反复不愈,或诊断不明确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