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变通的史学思想
《周易》作者在历史认识上富有特色的观点,是变通的史学思想。《系辞下》说:“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历史是在变通中向前发展的。
易,历来有变易、不易、简易等解释。实则易的中心观念是“变”。“变”而后“通”。司马迁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史记·太史公自序》)章学诚说:“孔仲达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先儒之释《易》义,未有明通若孔氏者也。”(《文史通义·易教中》)《周易》作者用变通的观点谈自然,论人事;天(自然)和人(人事社会)都是变通的,同具有变通的特征。“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上》)一切事物都是变通的。变通的观念来自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观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系辞下》)八卦用之于卜筮是另一回事,而《周易》的变通思想的产生,在这句话中也交代明白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和《周易》的变通观点有直接联系。他作《史记》是“述往事,思来者”,“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少卿书》)可以说是变通的观点在史学领域内进一步发展。
《周易》认为自然和社会的变通表现出盛衰的变动。《丰·彖》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泰》九三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都是说盛衰变化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这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一个意思。《革·彖》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用变通的观点说明社会变动、历史兴亡的必然。历史事业既有盛时,《泰》谓“小往大来”,高亨注:“卦辞言:事业由小而大,由衰而盛。”历史事业也有衰时,《否》谓“大往小来”,高亨注:“事业由大而小,由盛而衰。”观察历史盛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司马迁提出“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承敝通变”的观点和《周易》的史学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明末王夫之说:“天地之气衰、旺,彼此迭相易也。”“治乱循环,一阴阳动静之几也。今云乱极而治,犹可言也;借曰治极而乱,其可乎?乱若生于治极,则尧、舜、禹之相承,治已极矣,胡弗即报以永嘉、靖康之祸乎?方乱而治人生,治法未亡,乃治;方治而乱人生,治法驰,乃乱。阴阳动静,固莫不然。阳含静德,故方动而静;阴储动能,故方静而动。故曰:动静无端。待其极至而后大反,则有端矣。”(《思问录·外篇》)这就发挥了《周易》的盛衰变化理论,指出历史盛衰中条件的意义,用辩证观点看待动静盛衰之变。
《周易》作者对历史变化的趋向的看法,在以下这段叙述中,明白地反映出来。《系辞下》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期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本来,作者认为八卦来源于对天地事物观察的结果。但在叙述历史过程中,仿佛是圣人从八卦卦象中得到启发,去发展生产和治理社会,这就是唯心的说法。但《周易》对历史的观点是值得总结的。首先,历史是在进步的,古代不是一个完美的黄金时代。上古的人过着“穴居野处”的生活,“结绳而治”,后世的社会比古代进步,“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万民以察”。其次,历史进步体现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的逐步改善,社会从渔猎经济到种植经济。随之,交换发生,文字发明,一些国家机器也产生了。所以,《周易》的变通史学思想有着进化的观点。至于尧舜以后的历史怎样变化,《周易》没有说。“这也可以说是半截子的古代进化论。”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大体也是这样来描述古代历史的,但他明确提到上古、中世、当今变化的进步趋向。
需要说明的是,《周易》变化观不能看作循环运动观。《序卦》的作者把六十四卦作为一个体系来说明。从《乾》《坤》《屯》《蒙》一直到《既济》《未济》,表示一种变化的观点,按照王夫之的解说是:“故列《乾》《坤》于首,以奠其经,安《既济》《未济》于终,以尽其纬,而浑沦无垠,一实万变之理皆具。”“故曰:太极无端,阴阳无始。”(《周易外传》卷七《序卦传》)事物变化不是做封闭式的圆圈运动,即使从阳复阳,盛衰更替,也不是原有事物的简单重复。这是其一。其二,从每个卦体来说,从初爻到二、三、四、五及上爻,是发展。上爻在爻位上处于亢极的地位,穷极必反,但也不是上爻回复到初爻状态。所以就《周易》体系看,其变化观不是循环论。《周易》用四时变化说明运动,“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这里只是用人们感受最深的四时变更来说明变化,运动。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没有实验的科学,其观察停留在直觉阶段,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周易》作者有进化的观点,也赞成新东西,“日新之谓盛德”(《易·系辞上》),但是这种进化观又是有限度的。
《周易》最初作为卜筮之书,带上天命、神意的成分,《易传》作者的阶级立场在这部书中也反映出来。《周易》对史学的影响,还有另一种表现,皮锡瑞称这是《易》的“别传”。这种“别传”就是“论阴阳灾变”。他说:“经学有正传,有别传。以《易》而论,别传非独京氏而已,如孟氏之卦气、郑氏之爻辰,皆别传也。……孟(喜)、京(房)非齐学,其言亦主阴阳灾变者。卜筮占验,本与阴阳灾变为近,故后世之言术数者,多托于《易》。”(《经学通论·易经·论阴阳灾变为易之别传》)《易》别传始末在《汉书·五行志》里有一段说明:“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治《穀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至向子歆治《左氏传》,其《春秋》意亦已乖矣。”从最初《周易》用于卜筮到阴阳说、“天人相关”论、灾异论,其变化脉络很清楚。班固写《汉书》,用灾异理论解说历史。以后的历代正史及其他一些史书都用这种观点解释历史。
《周易》的变通史学思想在史学发展过程中变化、发展。先秦到汉初,说《易》是“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术数”(皮锡瑞语)。史家以变通的观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察历史盛衰。《史记》一书贯穿了变通的史学思想。西汉中期后,《易》之别传,论阴阳灾变,丢弃了变通的史学思想,代之以“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感应”“三统循环”的理论。《汉书》明显反映出这些思想。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对这些理论展开了斗争。隋唐至宋元时期,变通的史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史通》《通典》《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史学特征。明清时期,王夫之发展变通的史学思想,提出历史发展必然的“理”“势”的理论。章学诚把变通的史学思想作为史学的优良传统来阐发。他认为以《周易》为首的“六经”是史,从“经世致用”的思想出发,贯通经史。章学诚要以变通的精神更新当时的史学,他说:“《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纪传实为三代以后之良法,而演习既久,先王之大经大法,转为末世拘守之纪传所蒙,曷可不思所以变通之道欤?”(《文史通义·书教下》)这一段话是两层意思,一是说当时史学失却变通的精神,二是说史学也要在变通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