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象》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颖达疏说:“……故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积己德。”高亨注是:“君子观此卦象及卦名,从而学古籍古史,多记前人之言行,以蓄其德,其积蓄者亦大矣。”徐志锐的注是:“识,记于心中。前言往行,即前人的言论业绩,它代表着人类历史经验的积蓄,是无限的。然而人心虽小,却可以积蓄下无限的历史经验,从而增长自己的德性与才干,就这一意义来说也可称大畜。”我以为,第一,“前言往行”解释为“古籍古史”“历史经验”都是可以的。注释文献不可臆度,但亦不可拘泥,在字面上打圈子。第二,“以畜其德”的“德”,不能做狭隘的理解,解为“道德修养”。“德”与“得”古通用。李镜池说:“《周易》说德多应作得解。”得,有获得之义。《说文》:“得,行有所得也。”因此“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句话,提出学习历史知识、经验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
《周易》中记载一些历史事件,让人们体会出某些道理来。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收在《古史辨》第三册上编)对这些记载做了考订。如《旅》上九:“丧牛于易,凶。”这是殷先祖王亥的事。“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九《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的掠杀,其后果是“凶”。再如《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高亨注是:“小人,庶民之通称。勿用犹勿动。高宗伐鬼方,经过三年,而后胜之,此故事说明战争胜利得之不易。”这不失为一说,但也有牵强处。古代三年的大战争,庶民如何能“勿动”?实际是说殷高宗不让“小人”干预军国大事,战争才能取得胜利。这和“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是一样的意思,治理国家或是征伐之事,在用人上要慎重选择,不让“小人”得逞。又如《乾》九四:“(龙)或跃在渊,无咎。”这样的爻辞也有历史的影子。《左传·昭公十九年》载:“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对照这段史文,就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说明自然界中的变异对人事没有什么作用。总之,《周易》说的历史事件,从包牺氏、黄帝、尧、舜一直到殷周都有。这些记载多不系统,又没有具体说明事件发生年代,但《周易》作者是要通过这些事件,告诉人们有关的道理或经验教训。
《周易》作者以变通的史学思想观察历史的变化、趋向,认为有这种认识对治理国家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前言往行”总结的深化。“夫《易》,彰往而察来。”(《易·系辞下》)孔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记载往事的历史是预见未来的条件。考察历史要“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下》),进行“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的变革。《易》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彖》)所谓“以顺动”就是顺应变动的趋向。治理国家,能顺应历史潮流,“则刑罚清而民服”。因而“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易·系辞上》)等等。《周易》强调对历史变通的认识,对于治理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周易》关于历史盛衰的总结值得重视。第一,国家兴衰存亡在人事作为。《坤·文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系辞下》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又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从“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历史大变动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安危存亡荣辱之故,在人事作为。
第二,国家治理要亲贤人远小人。《师》上六说:“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易》假借孔子的话解说“亢龙有悔”,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足以动而有悔。”(《乾》上九)
第三,保民的观点。《临·象》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节·彖》说:“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就是对百姓不要过分地榨取。《兑·彖》说:“兑,说也。……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孔疏:“先以说豫抚民,然后使之从事,则民皆竭力,忘其从事之劳。……先以说豫劳民,然后使之犯难,则民皆授命,忘其犯难之死。……施说于人,所致如此,岂非说义之大,能使民劝勉矣哉!”兑者,说也。说通悦。总之,要使民说,才能巩固统治。
《周易》关于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后世人所重视。以后的史学家引用这些观点分析历史兴衰的变化。《周易》总结历史中提出神道的观点、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以及要用刑罚对付百姓的反抗,以巩固专制统治的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
(198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