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先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新伍子胥过昭关:波神传奇(上)

【典故卡】

伍子胥(xū)过昭(zhāo)关

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的故事。记述了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父兄之仇,弃小义而灭大恨的事迹。当年,楚平王为了追杀伍子胥,命人制作了他的画像,张贴到全国各地,悬赏捉拿。据说,这张伍子胥的画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通缉。故事中提到的东皋(gāo)公,以及“七星龙渊”和“千金小姐”的典故,则来自《东周列国志》。

***

“大爷我生来胆气豪,腰挂三丈捞鱼瓢。打个哈欠山河动,吹口仙气浪滔滔。长得英俊人人羡,生气驴都不敢瞧。看我施展奇绝技,能把大地犁成壕……”

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居住在钱塘江畔的一名渔民小青年,在江边表演他最拿手的绝技“浪里白条”,引来众人围观。

只见那小伙王婆卖瓜吹了一通牛皮,装模作样运了运气,摆出一个“圣斗士变身”造型,然后迅速拖去上衣,露出结实胸肌,上绣“渔少侠”三字刺青,接着一个后空翻坠入江心,引来献吻、惊叫、晕厥者遍地。旋即,原本平静的江面暴起一根水柱,一条白花花的人影在水花簇拥下腾入半空,吱哇乱叫着,好像一只被拔光了毛、半死不活却仍挣扎着逃跑的母鸡,在半空跃出一道歪歪扭扭的弧线,后又重重跌入水中。接着,又一根水柱暴起,“母鸡”再次跃入半空,张牙舞爪,鬼吒(zhà)狼嚎。观者都被渔少侠傻了吧唧的表演逗乐了,欢笑声夹杂着口哨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渔少侠开心之即表演也更卖力,在江面和半空旋转腾挪,翻波跳浪,模样无比滑稽,令人捧腹不止。

大家正看得起劲,互听人群中爆出一声声尖叫:

“快逃啊……”

“波神来啦……”

只见渔少侠身后百米处闪现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声响,潮头由远及近,飞驰而来。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救……救命啊!”

观众纷纷逃散。渔少侠正跃入半空,对着粉丝比yeah,见势头不对,往后一看,顿时吓破了胆,身体失去重心,像一只被扔进鳄鱼池的生龙活虎的母鸡,使尽浑身解数挣扎惨叫着跌入江中,然后拼了老命朝岸边狗刨而去……

一时间,狂风大作,江海横溢,巨浪裹挟着无数被撞碎的渔船汹涌而至。潮水冲激江岸,奔驶入城。洪流遍野,扫荡田禾、庐舍。尖叫奔逃的百姓纷纷被席卷而去,无数房屋被冲塌,原本宁静祥和的街道飘满人畜尸体,惨不忍睹。

待大水褪去,昔日热闹的小县城一派颓相,荒田残垣,哀鸿遍地……

“尊敬的波神大人!我们知道您生前受尽冤屈,在天之灵,余怒难消。可我们都是无辜百姓,和那些昏君奸臣八竿子打不着。我们好心好意,年年杀猪宰牛供着您,您又怎能恩将仇报,把怨气撒在我们头上呢?您老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把水都收回去,放到王宫里去吧……”

水难过后,百姓如潮水般涌进祠堂,摆台祭祀,跪伏在地,向一尊塑像磕头祈求。他们祭拜的对象,看上去是一位身着官服、气宇轩昂的老人。

这一切,是居住在钱塘江畔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许多年来,江水两岸经常潮水泛滥。咸水入侵,农田受淹,有时潮水冲进城镇,人为鱼鳖,街市行舟……

百姓认为,这一切都拜“波神”所赐。在他们上一辈的记忆中,正是数十年前的那个五月初五,当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含冤被杀,尸体像垃圾一样被人抛入江中,其冤魂便化作“波神”,掀起巨浪滔天……此后,钱塘江一代就常受巨浪侵扰,民不聊生。

当地广为传颂的一首歌谣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爷爷,波神是谁?”一老人牵着一男孩,站在已被冲塌的庐舍前,茫然地望着重归宁静的江水。

听到孙子的问话,老人轻轻俯下身来,抚摸着男孩的鬓角,眼里噙满泪水……

“这画的是啥?”

这日,楚国各城门附近都聚满了好奇的人群。吸引他们的,是悬于城墙上的告示,上面写着:缉拿令,案犯伍子胥密谋叛乱,今已潜逃,现对其进行通缉,悬赏黄金万两!

围观百姓大多不识字,稍读过点书的,也只认得“黄金万两”几个字。他们感兴趣的,是告示上那幅画像。在此之前,城墙上出现的告示都是纯文字的,还是第一次出现绘画版的。

“画的是猪吧?”一个屠夫接话,“你看这肥头大耳的,不是猪是啥!”

“别胡说八道,一头猪至于卖黄金万两?我看这画的肯定是世间罕见的名贵物种,我王品味独特,想换宠物了!”

“我看不对,会不会是附近有怪兽出没,官府贴告示提醒咱们当心,那黄金万两八成是招募勇士协助官府捕杀怪兽!”

“天哪,怪兽要是跑我家来抓牛,畜生们岂不是小命不保?这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怎么承受得起啊?”

“弄不好这怪兽只吃人,到时小命不保的恐怕不是牛,反倒是你连畜生都不如了。”

……

告示刚贴出来不久,各种流言满天飞,人们一时被“怪兽来了”的新闻吓得魂不附体。一位负责贴告示的捕快气得直跳脚,高声辟谣:“你们这群目不识丁的畜生!这是通缉令,上面画的是案犯伍子胥。谁再敢质疑咱画师的审美,立马逮捕。给你们套上笼头,和驴一起拉磨去!黄金万两指的是:助朝廷抓捕案犯者,赏黄金万两!”

沸沸扬扬的人群后面,草垛旁闪过一大一小两个人影,瞬间消失。

“叔,我肚子好饿,简直可以吞下一头牛……”待躲到一荒无人烟的僻静角落,蓬头垢面的男孩可怜巴巴地望着旁边那个憔悴的青年男子说道。

“乖,再坚持一下,等过了昭关,我们就有救了。到时别说是牛了,就是牛魔王我也宰了,给你做全牛宴。”男人弯下腰来,拨开男孩遮住眼睛的额发,语气温和却满含无奈。

两人一路默然,不知不觉走到山边。此时夜幕已经降临,丛密的树林变得黑魆魆的,好似千百个魔鬼列着阵,要搏人而噬的样子。

“叔,我怕,这林子里会不会藏着牛魔王……”男孩扯着身旁男人的衣角,哆哆嗦嗦地说。

“坚持一下,孩子。我们不能走大路,不能到有人的地方,否则,官兵立马就会捉住我们!他们可比牛魔王凶残一百倍!”男人安慰道。

“乌有!乌有!”突然,森林里踱出一个人影。那人身形矮小,须发全白,在月光照射下,好像土地公带着神仙的光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了一般。

“牛魔王来了,快逃啊!”男孩惊慌地拽住男人的胳膊,却被拉了回来。

“别慌,来人定是知道我的。你听他说‘乌有,乌有’,与我的名字‘子胥’正好组成‘子虚乌有’,也许暗示他知道我的罪名纯属‘子虚乌有’。此人定是来解救我们的!”男人不但没逃,还牵着孩子迎上前去。走近了瞧见,对面站着一位老翁,仙风道骨、气度不凡。

“我乃扁鹊弟子东皋公,自少以医术游于列国,今年老,隐居于此。数日前,见关上悬有通缉令,我知您伍家世代忠良,必有冤情,于是有意相助。我推测您极有可能途经此处,便在此恭候。只是,通缉令上的画像,与阁下相貌出入甚大,我一时难以分辨,所以发出暗号,您果然聪慧过人,一下便与我对上了暗号。寒舍就在山后,请随我去家里小憩片刻,有话可以商量。”老人对着面前乞丐似的两人,恭恭敬敬地打了个拱。

男人回了一礼说:“在下正是伍子胥,感谢恩公雪中送炭!”于是携孩子随老人步行数里山路,直抵一间茅庄。

穿过草堂,又经过一个竹园,一间土屋跃然眼前。门框的高度显然是专门为东皋公设计的,以致于高大魁梧的伍子胥恍恍惚惚跟着老头跨进门槛,竟一头撞在门框上,脑门上瞬间肿起个桃子大小的包。

屋内陈设简单,一床一几,左右开小窗透光。

东皋公推伍子胥上座,伍子胥指着孩子说道:“有小主在,我只能侧侍。”

“这孩子是何人?”东皋公问。

“太子之子阿胜。其父在逃亡途中遇害,生前将独子托付于我。”

“原来如此……”东皋公一边端来茶饭招待客人,一边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伍子胥叹道,“王上听信小人费无忌谗言,以为太子要谋反,我父亲身为太子太傅,我们一家亦受牵连。如今,父兄被害,我侥幸逃脱,赴宋国投奔太子。太子卷入他国纷争不幸被杀,我便带着他的独子亡命天涯……”

说到这,伍子胥忽然下跪,恳求道:“愿恩公能助我俩过关,日后,子胥必当重谢!”

“公子快快请起……”东皋公扶起伍子胥,说道,“昭关设守甚严,不可贸然闯关。此处荒僻无人,我会照料好您和小主的衣食起居,你们只负责吃好睡好,待我想一万全之策,再行过关。”

伍子胥连连道谢。他与阿胜在土屋一住就是一周,每日东皋公好酒好肉招待,就是只字不提过关之事,伍子胥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总害怕自己一睁眼,就看到楚国兵士的大刀已经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这天清晨,伍子胥精神萎靡地端着一个脸盆准备洗漱,却被水里映出的那张人脸吓了一跳。“这盆里怎么有个寿星公?”伍子胥恍惚看到盆里出现一个须发全白,脑门上还顶着个桃子的“寿星公”,目瞪口呆。

“公子,好消息!”东皋公不知从哪个旮旯钻了出来,正撞上伍子胥那张惊愕的脸,瞬间老人的脸上也出现了一排惊叹号:“您是……伍公子?”

“是呀!”伍子胥莫名其妙。

东皋公顿了几秒,接着哈哈大笑起来:“万事俱备,过关计划可以实施了!”

“你这是狐狸吵架——胡(狐)言乱语呢?”伍子胥仍是一头雾水。

“您自己照照镜子吧!”东皋公说。于是伍子胥走到镜前,只见镜中立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扯扯头发又扯扯胡子:“痛,不是做梦,原来这个寿星公就是我自己!”伍子胥惊叫道。

“哈哈哈,寿星公显灵,正预示着公子福寿年高!”东皋公又是一阵笑,捋捋胡子,恢复正经道,“公子因为忧心过关之事,竟一夜白头。现在您已容颜大改,无人识得,我们过关的胜算就更大了。”

东皋公随后领进一人,伍子胥见了,大吃一惊:“怎么又有一面镜子?还能把人照年轻?还有,我身后怎么跑出来一群猪?”

只见来人相貌堂堂、双目炯炯,无论身材还是长相,与先前的伍子胥活脱脱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难怪伍子胥会把他当成镜子。

“我之所以耽搁一周,就是在等这位贵人。他叫皇甫讷(fǔ nè),跟您长得很像,我想让他假扮您,以助公子蒙混过关。”

“你看那人,好像在哪见过?”

守备森严的昭关关口,守关士兵沙雕问。另一士兵沙梓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破衣烂衫,却贵气十足、高大英武的男人鸭子一般大摇大摆地朝着城门走来。他揉了揉肿胀的眼睛,脑瓜子转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

“前段时间通缉画像贴出来后,一头猪卖千金的谣言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听说咱们这来了个惊天大盗,一夜之间,把宫里养的猪全偷光了。我参与过追捕,还和大盗照了个面,只可惜还是让他跑掉了。我记得那盗贼身形魁梧,却身轻如燕,蒙着面,一双眼睛贼亮贼亮的,就……和那家伙有点像。”沙雕努力捕捉回忆片段。

“是吗?”沙梓继续抠脑壳。听沙雕说起画像的事,他情不自禁抬头看了看墙上悬着的画像,那画像已经几易其稿,当初肥头大耳的怪兽摇身一变成了俊秀公子,他瞬间反应过来:“狗屁,那个家伙是伍子胥!”

喜出望外的官兵们像饿了几个月的狼群,疯狂地扑向皇甫讷,仿佛看见的不是一个人,还是一座金山。伍子胥顾不得那么多了,带着阿胜,趁乱逃出城去。

二人慌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身后楚国追兵很快逼了上来。前有水鬼,后有死神,伍子胥纵然戴着一张寿星公的面具,终究只是凡人一枚,不可能飞越天险。焦急万分之时,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小船载到岸边。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老夫浪迹波涛,姓名何用,你就叫我‘渔丈人’吧。”随即摇着橹驶入江中。

伍子胥躬身拜谢,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投给渔丈人,唤道:“这把宝剑是先君赠与我祖父的,价值千金,我将它送给您,只求您务必不要泄露我的行踪!”

“哼,稀罕!我要是把你带到官府,得到的赏金可是这把破剑的十倍。搭救你只因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竟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渔丈人接住宝剑一抹脖子,自刎而死。人和剑一起掉入江心。

伍子胥悲悔莫名,发出驴叫一般的哭号:“恩人,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对不住您……”心里却暗想:“可您……好歹把剑留下吧。”

逃亡数日,饥困交加的俩人来到河边,见一年轻姑娘正在浣纱,她身旁的竹筐里装了一点白饭。俩人瞬间饿死鬼附身,哈喇子如瀑布般喷涌而下,竟盖过了河水的哗哗声。姑娘以为遇上了讨饭的祖孙俩,顿生恻隐之心,将饭食慨然相赠。

“不瞒你说,我其实是帅小伙一枚,是悲惨的命运把我折磨成了一个糟老头。我本楚国贵公子,锦衣玉食,每顿能吃一桶饭,因受小人陷害,家破人亡,如今连吃一口饭都成了奢侈……”伍子胥嚼着久违的香甜的白米饭,悲从中来,不等对方询问,便滔滔不绝罗里吧嗦扯出王大妈的裹脚来,主动将身世和盘托出,说完以后又后悔了,嗫嚅道,“感谢姑娘救命之恩,若是之前,我定立刻奉上千金以报大恩……现如今,实在是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了,请姑娘不要嫌弃,务必替我保守秘密,日后我一定……”

“一你个腚!真是骑驴背磨盘——多此一举!”方才温婉如水的姑娘忽然气得脸色铁青,打断伍子胥的话,怒目相向:“难道奴家看起来像是贪图钱财、落井下石之人吗?你侮辱我的人格,我宁可以死明志!”随即抱起一石,跳入急流之中。伍子胥跌跌撞撞地追过去,却只见湍急的河水和大石留下的波纹,姑娘已经踪影全无,他禁不住放声大哭。依依不舍地凝视姑娘坠水之处半晌,他咬破手指,在石上留下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俩人步履蹒跚,继续前行。终于,一道巍峨坚实的城楼出现在眼前。伍子胥仰望城门上那个大大的“吴”字,眼神凝重,一头白发被风吹起,有几丝零散地覆在苍白的面颊上,使整个人透出一股深邃的沧桑与悲凉。

***

【赏析】

人性的碰撞

肖会智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被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历史典故,大意是: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幸好他俩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白了。东皋公有个朋友皇甫讷,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于是,在东皋公一番精心策划和“包装”下,让他冒充伍子胥,使伍子胥和公子胜险中蒙混过了关。《史记》等史书对此多有记载,历代民间也流传多种版本。

如何写出既保持典故的“原汁原味”,又富有时代新意的作品,这对作者是一个“大考”。可喜的是,作者没有让读者失望。

《新伍子胥过昭关:“波神”传奇(上)》究竟有何特色,“新”在何处?

总体而言,全文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大,亮点不少。全文结构严谨,情节新颖且引人入胜,语言简练不失活泼,细节描写生动感人。

首先,人物出场很精彩,令人震撼。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钱塘江涌潮这一天下奇观,已广为人知,然而,涌潮也确实给沿江人民带来过深重灾难。史上,钱塘江两岸经常发生潮水泛滥,咸水入侵,农田受淹的潮灾,有时,潮水冲进两岸城镇,房屋倒塌,居民流离失所,人为鱼鳖,街市行舟。传说这是“潮神”所为,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被夫差赐死,投尸江中。吴人敬仰其忠烈,认为其忠魂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便尊为“潮神”(又称“波神”),建伍子胥庙,胥王祠,立坟墓,历代祭祀。“安波则为利,洚流则为害”。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以文祷神。范仲淹在《和运使舍人观潮次韵》中也写有“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的诗句。如今,钱塘江观潮已成为浙江的重要旅游项目。

本文开头,以千百年来钱塘江畔百姓生活的缩影,充分展现了一个宏大、壮阔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一典型环境的描写和烘托,自然而恰到好处地交待了人物主角出场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对“波神”来临之前渔少侠富有现代气息的表演那一幕的描写,很有代入感,语言充满艺术张力,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犹如身临其境,具有电影艺术的视觉冲击效应。

其次,旧典新用,堪称神来之笔。“别慌,来人定是知道我的。你听他说‘乌有,乌有’,与我的名字‘子胥’正好组成‘子虚乌有’,也许暗示他知道我的罪名纯属‘子虚乌有’。”在这里,“子虚乌有”的成语典故被活用,作者利用名字的谐音和罪名的隐喻,巧妙地成功反转,令人耳目一新。故事中关于“缉拿令”这一细节的描写也十分出彩。据《国语·楚语》和《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因为楚平王荒淫无度,国势日衰。楚平王怀疑太子要作乱,伍子胥及其父兄被裹入这场政治斗争,伍子胥后来逃到吴国。楚平王为了追杀伍子胥,命人制作了他的画像,张贴到全国各地,悬赏捉拿。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所蒲坚教授认为,“这张伍子胥的画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通缉。”作者以此为据展开了丰富想象,也为这个悲壮苍凉的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再次,故事情节上也有所发挥,增强了故事的厚度和感召力。除了东皋公的行侠仗义外,渔丈人自刎而死及浣衣姑娘投水自尽的情节都是引自《东周列国志》,并加以润色,这既为伍子胥险中过关作了铺垫,也为其传奇增添了神秘色彩,更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以伍子胥为代表的贵族阶层与渔丈人、浣衣姑娘为代表的下层百姓的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

“重义轻利”“知恩图报”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古人眼中的君子人格,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做人做事道义为先,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几千年来,中国人深知这一道理。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战乱,诸侯争霸,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无序状态,中华大地还没形成一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伍子胥在逃亡途中,为了达到逃生的目的,也许奉行的是“君子诚为贵,和顺天下行”的理念,动用了以利赎义的求生招数,以当时的危难处境推测,他也许是真诚感恩,但更多的是希望渔丈人和浣衣姑娘为他的安全负责而守口如瓶。没料到渔丈人和浣衣姑娘均以死相许。他(她)的死,一方面可看作重义轻利的化身,表现了对伍子胥不义之举的蔑视;另一方面,也可见老百姓性格耿直,容易认死理,或者本身就是“小气包”,竟然为一句话生闷气而自寻短见(这事要是出在当下,伍子胥一定脱不了干系),不管出于什么缘由,都恰好被伍子胥碰上。

人性是复杂的,这后面两个情节深刻细腻地刻画了伍子胥在特定的复杂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不仅写出了人性的多面性可能,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文学性,这或许就是本文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