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十八 漢東平憲王碑闕考

汶水又西南,長直溝水注之,水出須昌城東北穀陽山南,逕須昌城東,又南,漆溝水注焉。水出無鹽城東北五里阜山下,西逕無鹽縣故城北,水側有東平憲王倉冢,碑闕存焉。元和二年,章帝幸東平,祀以太牢,親拜祠坐,賜御劍於陵前。[379]

此處爲墓碑,碑石及文皆不存,亦無拓本傳世。酈注言此碑位於無鹽縣故城北漆溝水側東平憲王劉蒼冢前,時碑闕存焉。此碑之碑文、年代、立碑者、緣由等酈注皆未言。酈注於卷一一《易水注》“又東過容城縣南”條載有漢中山簡王焉墓碑獸。中山簡王劉焉爲東平憲王劉蒼之異母兄,封於中山國,都盧奴(今河北定州)。

無鹽縣,秦時置縣,屬薛郡;西漢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秋九月,立皇子宇爲東平王,以無鹽爲都[380]。東漢初,光武封其子劉蒼爲東平王,仍都無鹽[381];魏晉因之;東晉改東平國爲東平郡,無鹽屬之;北魏時屬兖州東平郡。其故治位於今山東泰安東平縣東平鎮無鹽村南。

劉蒼,東漢光武帝之嫡子,光烈陰皇后麗華所生,孝明帝之同母弟,章帝之叔父,其事見《後漢書·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蒼於建武十五年(39)被封爲東平公,十七年進爵爲王,都無鹽。其少好經書,雅有智思,爲人美須髯,腰帶八圍,明帝甚愛重之。明帝初即位,拜蒼爲驃騎將軍[382],于其國置長史掾史員四十人,位在三公之上。蒼在朝數載,多所隆益,而自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歸職。帝優詔不聽,其後數陳乞,辭甚懇切,後於永平五年(62)還國。其後,明帝數次徵蒼還京師,並常賞賜錢帛眾多。章帝即位,尊重恩禮逾於前世,諸王莫與爲比。蒼於建初八年(82)正月薨,立四十五年,以其子懷王忠嗣,另封其子尚爲任城王。時章帝哀之,封其生平所作之文並集覽之,又令諸王會東平奔喪,以盛禮葬之[383],並詔策曰:“惟建初八年三月己卯,皇帝曰:咨王丕顯,勤勞王室,親受策命,昭于前世。出作蕃輔,克慎明德,率禮不越,傅聞在下。昊天不弔,不報上仁,俾屏餘一人,夙夜焭焭,靡有所終。今詔有司加賜鸞輅乘馬,龍旂九旒,虎賁百人,奉送王行。匪我憲王,其孰離之!魂而有靈,保茲寵榮。嗚呼哀哉!”[384]據此文可知時送葬劉蒼之時,帝特詔有司加賜鸞輅乘馬,龍旂九旒,虎賁百人,奉送王行,可謂至榮矣[385]。《後漢書·章帝紀》亦言:“(建初)八年春正月壬辰,東平王蒼薨。三月辛卯,葬東平憲王,賜鑾輅、龍旂。”[386]與詔文相符。可知酈注所載無鹽城縣故城北漆溝水側東平憲王倉冢及碑闕,皆當立於此時,即章帝建初八年三月辛卯,其墓及碑闕皆當爲章帝詔敕修立,而碑文當銘刻有章帝哀悼之詔策。

酈注又言:“元和二年,章帝幸東平,祀以太牢,親拜祠坐,賜御劍於陵前。”此或據其碑文。此事亦見於《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二年)三月己丑,進幸魯,祠東海恭王陵。庚寅,祠孔子於闕里,及七十二弟子,賜褒成侯及諸孔男女帛。壬辰,進幸東平,祠憲王陵。”[387]此碑及闕除酈注以外,歐、趙諸家皆未載,唯洪适《隸釋》卷二○、顧藹吉《隸辨》卷八依酈注亦著有《東平憲王碑》,其文同,當早已亡佚。今山東泰安東平縣東平鎮無鹽村南尚存漢時無鹽故城遺址,東平縣城北水河鎮北橋村大清河北岸王陵山南坡存有一漢代古墓群,爲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當地稱爲“王陵山漢墓群”、“九子墓”,其墓群原有九座古墓,其中五、六、七號墓於“文革”時毀壞,其餘六墓目前尚保存完好。1958年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對其中三號墓進行考古發掘,考證爲東平憲王後代墓葬[388],“王陵山漢墓群”當爲東平憲王劉蒼及其後代墓葬群。

據清光緒《東平州志》:“王陵山,縣治北五里也,以爲峗山,非也,漢東平憲王墓在焉……其西爲杏花崗,南枕大清河。”[389]是墓位於王陵山下,大清河北。大清河即北魏之漆溝水[390]。“王陵山漢墓群”與酈注所言之方位相符,可知至清末民國時其墓尚在,今據考古鑒定王陵山漢墓群一號大墓即東平憲王劉蒼冢。康熙時王士禎《東平憲王墓》詩云:“鄉是人亡萬古悲,東平宮殿草離離。陵前賜劍知何處,金粟飄零剩斷碑。”[391]則清初時其墓尚存殘碑,然今世其墓尚在,碑已不存,當亡於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