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谈建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解读时代

以屋顶吊在塔上这种悬索结构而闻名的代代木竞技场首先凭借其高度征服了人们,成为祭祀“建筑”这一神祇的神殿。

作为同一结构的建筑,经常会被拿来和代代木竞技场相提并论的是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 1910—1961)设计的耶鲁大学冰球馆(1958年,见图16)。身为同时代人的丹下和沙里宁经常被看作竞争对手,两座悬索结构的体育设施则被视为特殊建筑结构的双璧。沙里宁是当时引领世界的美国建筑设计界的王牌,这位大建筑师设计了TWA(Trans World Airlines,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1962年)等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而美国是工业化社会的领袖。据说丹下在设计代代木竞技场时,曾在很大程度上把耶鲁大学冰球馆作为参照物,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是,当我很久以后造访这座冰球馆时,对其毫不张扬的外形感到很是惊愕。首先,沙里宁没有搭建垂直的塔,而是在屋顶的中间建造了一个像脊梁骨一样的混凝土弓形结构,然后把屋顶吊在上面。因为没有塔,所以整个建筑低矮得令人吃惊,与地面融为一体,与代代木竞技场给人的那种仿佛将手伸向天空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16 据说丹下曾经参考过的耶鲁大学英格斯冰场(美国康涅狄格)

当然,如果考虑到一边是拼尽整个国家的尊严,在决定该国命运时建造的巨大奥运设施,另一边则是一所民办大学校园内的体育设施,那么这种形成鲜明对比的印象就毫不奇怪了。但是,并非所有的奥运设施都具有代代木竞技场那样的象征性,倒不如说奥运设施中能够被称为杰作的不多。因为必须在短时间内建造起众多设施,所以日程上和成本上都不宽裕,这就给建筑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但是,丹下成功突破了这一限制。他准确理解了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这一设施的期待是什么,以及奥运会是何种类型的活动,对于国家有何种意义。尽管有工期上的限制,丹下还是把他的理解外化为了一座建筑。

关于建筑师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各种答案,比如造型能力、美感等,但最需要的其实是理解能力,即能够理解人们想从一座建筑上获得什么,社会需要一座建筑具备什么。正是在这方面,丹下是个天才。建筑师最需要拥有的是通过物质、通过细节、通过形态,把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因此,哪怕丹下是从冰球馆获得的启发,但他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打造出了级别完全不同的杰作。也就是说,丹下一飞冲天,成为了比美国王牌沙里宁还优秀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