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参考释义
圣人足不出户,以己心知人心,所以能推知天下事;不一定通过观望窗外,就可以认识天道,天道就是人道,所以圣人也知道人世的运行规律。忽视自身观察别人之身,忽视自家却去观察别人之家,向外走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需看见就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说东谈西
古代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叫“牖”。
本人认为这一段主要讲哲学上的认识论。其核心思想是说,感性的经验是靠不住的,由表及里才能认识事物的内涵。认识事物只能靠自身的内省,下功夫提升自我修养,然后才能领悟天道和人道,洞察事物的变化规律。
这段内容用于今天非常贴切。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每天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绝大多数人会不辨真假贸然利用这些内容,甚至用这些信息到处夸夸其谈,既扰乱自己也扰乱别人的内心,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让自己越来越肤浅。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自己静下来,通过多次阅读一些书籍,提高自己的修为和认知能力。知晓了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之后,在互联网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就可以屏蔽掉大量的垃圾信息(提高时间效率),高效率地观察到有价值的东西,洞悉事件背后的真正内涵,让自己更睿智。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动不如一静。互联网上无数碎片化的信息,对于不具备方法论的人来说,只能是毒草,将你大量的时间浪费掉。
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并体会其中的哲学原理和应用实例,对理解以《道德经》为主的东方哲学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一些人或许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完全摒弃了实践的过程,这是错误的。感性的知识指的是未经过自己思考所得到的表观现象,不断地积累这些表观现象,对人无益。实践是获取对事物认识的第一步,这些知识并不完全是感性认识,而是经过自己的亲身参与获得的对事物的第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不断地升华到理性的认识。
老子自幼勤学好问,十三岁就被推荐到东周洛邑的太学深造,十六岁入朝为官,成就日日精进,成为皇家图书馆馆长,声名远播。他接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如果只是泛泛而读,自然只能形成感性的认识,但以老子的辩证思维能力,所得到的知识却不会是感性的。
同时,老子也绝不会闭门造车。《吕氏春秋·当染》记载:“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孔子四次向老子问礼,都在不同的地方。有年代可考的第一次是孔子17岁时问礼于老子,即鲁昭公七年(前535),地点在鲁国的巷党(今山东西部)。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这一次很出名。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前498),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就是如今的江苏徐州。第四次在鹿邑,在今天河南与安徽交界的地方,具体时间不详。这次拜见老子,也有出土实物可证。1992年安徽省亳州市文物部门在鹿邑太清宫镇东北方向5公里的安溜镇发现了“问礼宫石刻”,所指即孔子问老子的故地,说明孔子也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孔子四次向老子问礼都有史籍记载。
由此可见,老子的足迹非常广泛,不是闭门不出的书生。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等重要。读万卷书的过程要身临其境保持思考,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深认知,都必须避免感性化。
有些人每天都想自己快快发财,最好明天就中彩票。时刻充斥这种功利之心,就很难保持客观,或者说时时都在偏颇,要有所成就也就更难。
做不到清静、少欲,屏蔽奢华之害,就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一切都是妄谈。
用独立的方法论时时进行深入思考,抓住社会的本质,对任何事件的运行过程进行客观的逻辑推理,预知未来的结局,不就是今天的人们需要追求的吗?如果静心深入思考,凡事都会有答案。或许时间会稍有偏差,但结果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