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气态电池研发

“陈总!请您跟我来!”李工在前边引路,带着二人去四楼的电池实验室。

远途新能源四楼的封闭电池实验室。

确认完电池实验室的物料数量和设备状态之后,陈默签下了电池实验室的清单确认。

那位李工留下个电话,便离开了。

赵铁柱跟着陈默走进防护装备的更衣间时,故意用肩膀撞了撞对方。

“陈哥你看见没?许总刚才翻咱们资料时,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跟看电线杆老中医小广告似的!”

他不急着换防护服,反而是一屁股坐上圆转椅,脚尖蹬地转得飞快,蓝色工装的衣角掀起道弧线。

“他该不会觉得咱们是来走过场的吧?”

陈默从消毒柜里取出两套防护装备,扔给赵铁柱一顶发帽。

“哈哈!你小子什么时候改行当侦探了,关心别人的事干嘛,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这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赵铁柱抓住转椅稳住身形:“门口保安大叔说了,这公司以前都是月中发工资,现在拖到月底了,还说下个月就发!”

他突然压低声音:“刚才我还闻见这许总身上一股烟味呢!前几天我给他发烟,人压根不抽!”

赵铁柱觉得,一个不抽烟的男人,突然抽起烟来了,不是因为憋得慌,就是因为兜里难。

看这位许总一表人才,要是愿意的话,身边应该不缺女人,所以他一定是兜里难。

陈默没有赵铁柱想的那么深,挑眉扯了扯3m防护目镜的松紧,两手一拍:“所以呢?”

“哎!陈哥!这你就不懂了!”赵铁柱蹭地拿着发帽站起来:“咱们完全可以跟他谈‘友情价’啊!比如...”

他掰着手指头数数:“物料消耗算他们的,租金再打个八折,我们完全还可以顺道帮他们处理点积压的电解液原料,免得他们公司倒闭了,处理废料还要钱嘞!”

“停!停!停!”

陈默抬手按住他的脑壳往更衣间消毒柜那边推。

“你小子越说越没谱了,咱们是来租实验室搞研发的,不是你去菜市场买菜砍价。”

“真因为这点小钱把人得罪了,信不信明天人家给实验室拉闸?”

赵铁柱缩着脖子嘿嘿一笑笑:“陈哥这话说得...我这不也是替你省钱嘛!再说了...”

他忽的拿着防护服凑近陈默身边。

“既然陈哥你不缺这点小钱,不如给我提前发十八个月奖金?就当给将来橙子1大卖取个好兆头了!”

“哈!你怎么不说提前先加十八个月的班呢?”陈默踢了他屁股一脚:“赶紧滚去穿防护靴,再废话信不信我今晚让你守一晚上反应釜?”

赵铁柱对着镜子扯上防护服领口的两个排扣,更衣间的全身镜里,映着两人全副武装的身影。

“走吧!”陈默走在前面:“今天我们先把电解质合成环境模型做出来!”

赵铁柱表示自己不懂一点,陈默让他听吩咐,给自己干点打下手的事就好。

两人走进一间独立的防爆操作室,这里面放着的是高压反应釜。

一周的时间,已经足够陈默参考着脑海里系统提供的气态锂电池生产方案,通过技术验证,在实验室手搓出几块实物来了。

第一天,陈默要用超临界的二氧化碳模拟出气态电解质合成环境,先在实验室的电脑里先建立气态电解质合成环境控制模型。

建立模型之后,真正的气态电解质合成的环境,就可以靠电脑来精确控制了。

虽然有着系统提供的气态电解质分子动力学模型最优参数,但陈默知道实际模型因为环境和设备差异的原因,这些最优参数仅供参考。

最优生产工艺的要求能达到固然最好,但实际,你肯定是有什么环境用什么环境,有什么设备用什么设备。

要使用系统提供的最优生产工艺来生产,那除非是陈默按照这个工艺要求布置三级无尘车间,然后采买生产链所需设备,培训出熟练工。

这个前期成本的花费,要上天了,不是现在橙子科技能玩得转的。

陈默开始指挥着赵铁柱去和自己,一起先把二氧化碳的气瓶搬来,准备注入高压反应釜...

没一会儿,陈默正式开始用临界的二氧化碳模拟气态电解质合成环境,获取合成环境控制的参数。

这至少要100组参数,才能建立起一个可靠的模型来。

大概5分钟可以获得一组参数,过程机械而单调。

原本对科研这种无限“崇高”的事,带有神圣滤镜的赵铁柱,慢慢的也在机械的注气、加压中,慢慢麻木了。

陈默则是没有选择实验室电脑的联网数据模型,而是使用自己二手笔记本的离线数据模型。

高压反应釜反应的空隙,陈默观察电脑反应折线图波峰波谷相应数值,开始手动在自己那台二手笔记本上,输入校正过的参数数据模型。

有些异常的波峰波谷产生的数据,说明二氧化碳没有达到临界状态,所以是无效数据,陈默要自己人工排出这些干扰数据。

至于赵铁柱,这精细活他是干不了,只能在高压反应釜那边找个凳子坐下,机械的重复注气加压的操作。

另一边,许明远回到三楼的办公室,他将那陈默的那份气态锂电池的资料丢在办公桌上,开始打电话寻找新的投资人。

要知道国内对新能源的扶持是在明面上的,不仅有补贴政策。

而且,国际油价涨三桶油也涨,国际油价降了三桶油可不降,所以固态电池绝对是有前途的项目。

“喂!沈总啊!是我啊!许明远,我们当初在北美贝尔实验室见过的...是的!我回国在做固态电池方面的...”

可惜!许明远虽然也认识一些投资人,一问就是对固态感兴趣,一让过来考察就是短期没时间。

原因很简单,国内老牌的电子锂电池巨头宁德的动力电池部门开始拆分,即将成立宁得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来专门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与许明远这看起来摇摇欲坠的远途新能源科技公司相比,明显这些投资人对背靠巨头,正在筹备的宁得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更感兴趣。

风投也是要赚钱的,他干的不是雪中送炭的事。

最主要的是,许明远没有证明过自己,现在也拿不出可以面向市场的固态电池技术,公司还摇摇欲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闭了,自然不会有风投愿意伸出援手。

最终许明远也没能拉到投资,为了回收两位合伙人手里的股份,以及维持公司的运转,看来他那房不得不卖了。

他有些沮丧靠在办公室的椅子靠背上,抬头望着天花板。

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带着厚实黑框眼镜的李工走了进来,他略显忐忑的给许明远递上陈默签过的实验室物料和设备确认清单,以及一份...辞呈。

许明远喉结涌动,最终没有挽留。

“李工!可以告诉我你的新去处吗?”

这位李工看着许明远真诚的目光,犹豫了一下。

“隔壁胡建宁的那边的动力电池部门要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做动力电池的新公司,许总!你知道的,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我...”

宁得!

许明远知道的,国内电子消费类锂电(手机、平板、家用储能)的巨头,国内无可争议的电子锂电老大。

他不知道的是,宁得后面的电子锂电,以及拆分出来的动力电池部门,更是成为了全球消费市场电子锂电和动力电池的老大。

“背靠大树的新玩家入场了啊!”许明远苦涩感慨了一声。

想起当初李工也没日没夜的陪自己在实验室加班,女儿都没时间陪,他喉结涌动,最终拍了拍李工的肩膀。

“李工!我明白的!”许明远苦涩的笑了笑:“其实去宁得这样的大公司也好,安稳...”

李工张了张嘴,终究没出声。

许明远转身挥挥手:“走吧!”声音在空旷办公室荡开。

“替我向宁的技术总监问好,就说这条路还远着呢,他未必能稳赢!”

李工最终没有说话,默默的退出了办公室。

过了许久,许明远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公司,那份陈默给他的气态锂电池资料,被他留在了办公桌上。

当晚,远途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电池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

为了保证不泄露关键气态电解质的合成环境模型数据,陈默一步都没有离开实验室,饭都是赵铁柱去外面带回来的。

另外,为了尽可能的赶工,尽快拿到检测报告申请生产许可和专利。

这一周之内,陈默都不打算离开这个电池实验室,吃住都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