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5章 在外打拼,越到年尾越想家
“杨超跃!”
江阳这次是对着黄垒跟拍PD的拍摄镜头说的。
给了江阳一个近景,跟焦员把焦距定格在江阳的上半身。
摄像机的枪式指向麦克风,和江阳领口的麦克,清晰的收录他的声音:
“杨是木易杨!超是超级的超!江苏盐城姑娘!还半年成年,以前没有表演经历,第一次在镜头前演戏。”
“第一次演?”黄垒眼眸亮了一下。
对于杨超跃17岁的年纪,他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二十多年,见过太多没成年就演技精湛的演员,这些演员大多都是童星出道。
像关小彤,赵妗麦,张梓枫,即便尚未参加艺考,演戏经历已经十分丰富,专业能力是肯定过硬的。
杨超跃和这些童星不一样,第一次表演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
“你确实要引导人家脱离角色。”
黄垒伸出根手指头,虚点江阳几下,调侃道:
“人家小姑娘沉浸角色脱离不出来,情绪还不是被你引导的,你俩表演时能量场就不对等,情绪虹吸效应太明显……需要我帮忙吗,需要就直说。”
“黄老师您吃碗面,稍等一会儿。”
黄垒点点头:“没事,我等你。”
说完,还不忘制造这档综艺的喜剧氛围,指着江阳放他桌上的面:“我多说一句,你这面真的煮得太老了,一会儿给你露两手,教教你。”
同时,心中有些惊异,江阳知道怎么引导演员脱离角色沉浸状态?
这并非是件简单的事。
分为生理干预,心理技巧,环境转换。
引导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演员出现情绪反弹。
影视院校里有对这方面进行系统教学,学会的学生不多。
通常是科班老师才拥有的能力。
江阳会怎么做?
黄垒偏头看着江阳拉着杨超跃,往面摊后头的小巷子里走去。
他顾不上品尝面碗木碗里的面,凉了就凉了吧,一会儿给宏雷吃。
黄垒起身,跟着来到面摊后的小巷口,饶有兴趣的看着。
导播车里。
严闵看着面前的多画面分割器。
此刻屏幕上分割成9个画面。
分别对应着6位MC嘉宾,以及3位飞行嘉宾。
主画面,是黄垒和江阳的互动过程。
听见黄垒要考验江阳的演技,严闵微微蹙眉:“黄垒怎么还给群演加戏了,节目流程里,没有这项内容啊,黄垒怎么和宏雷一样,不按套路来。”
他掏出对讲机,对曹魏街监督的场记说道:“你去提醒一下黄垒,注意节目流程,尽快完成他的主线剧情,和面摊老板以及女乞丐互动的戏份已经结束,黄垒可以离开了。”
曹魏街场记立刻按照严闵的要求,一路小跑来到跟前,提醒黄垒遵守节目流程。
黄垒摆摆手,对镜头笑道:“时间还早,主线任务我会完成的,急什么,作为北电表演系的研究生导师,遇到一个好苗子,我不得给我学校的生源贡献绵薄之力吗。”
说到这里。
黄垒做了个嘘声的手势,脸色严肃下来:
“咱们安静点,那个女乞丐沉浸在角色里没走出来,很多演员在演戏过程中,都会无法脱离角色,造成心理疾病,江阳在引导她走出角色,我必须在旁边看着,万一引导错误,没准会引起演员急性焦虑的情绪。”
导播车里。
严闵听得有些愣神。
杨超跃沉浸在女乞丐的角色里,没有脱离出来?
严敏没有执导过传统的影视作品。
在执导《极限挑战》之前,主导的项目有《今晚80后脱口秀》,《声动亚洲》,《女神的新衣》,《天籁之战》,都是综艺制作项目。
对影视行业涉猎不深,但学术训练是和戏剧影视文学相关的,所以对于演员的演技派别也懂一些。
杨超跃先前饰演的女乞丐,明显用的是体验派的表演方式,以至于沉浸在角色里难以脱离。
往往这种现象,会发生在影视剧的主演身上。
剧方通常会拍摄演员难以脱离角色时的表现,当作影视剧的花絮播放出来作为演员敬业的卖点。
问题是。
杨超跃饰演的是一个综艺里群演啊。
他以往知道的综艺里,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
发觉黄垒不像是在开玩笑,严敏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把小巷里,江阳和杨超跃的互动过程放大。”
跟焦员调整焦距参数倍数。
多画面分割器里,江阳和杨超跃的互动过程,占据主画面。
杨超跃抱着双膝,背靠红砖墙坐在地面上。
双眸失焦,满是泥泞的指甲,紧紧扣着掌心。
肩膀一耸一耸的,无声抽泣。
“黄垒没在开玩笑,杨超跃确实没有走出角色,江阳在试着引导她,这个过程,黄垒还真必须看着,不然没准会出意外。”
这算是突发情况。
又何尝不是一个节目爆点呢?
“把这个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嵌上数字水印,同步到异地加密存储。”
随着严闵下达命令。
导播车里的摄影执导,配合着技术导演,在监控其他镜头实施拍摄的同时,通过摄像机遥控面板,把小巷里此刻江阳和杨超跃互动的过程保存下来。
把数字水印内嵌在视频里,移动硬盘热备包准备好。
……
面摊后头的巷口,黄垒神色严肃的注意着江阳和杨超跃的动静。
他的跟拍PD,镜头越过黄垒的肩膀,以黄垒的视角,用过肩镜头,拍摄江阳和杨超跃。
红砖墙上方飞檐里,隐匿的摄像头,闪烁红点,对准了江阳和杨超跃。
此刻。
江阳全然没有在意其他动静。
他弯腰,蹲在杨超跃身前,轻轻握住杨超跃的手腕,感受到一片冰凉后,他取出在影视城门口小摊上买的暖手宝:“感受一下这个温度。”
暖手宝一点一点的让杨超跃冰冷的手心暖和起来。
“温暖一些了吗?”江阳语速放缓,小心翼翼的问道。
杨超跃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眼眶依旧泛红,双腿紧紧并拢。
“再尝尝这个。”
江阳取出一颗薄荷糖果,撕开包装袋,露出里面的糖丸:“张嘴,阿。”
杨超跃唇瓣张开。
江阳把薄荷糖塞入她的口中。
清凉的甜味,刺激口腔。
江阳脱掉饰演面摊老板的麻衣,露出里面的白色毛衣,让自己的现代装出现在杨超跃的视线里。
他笑容温和,语调缓慢,握着杨超跃满是泥渍的脏手,轻声细语道:
“记得吗,这颗薄荷糖,是我们之前去灿星面试离开时,你从前台薅的,现在我车里都还有一大把。”
“我……记得。”杨超跃唇瓣轻启,发出气声。
感受着手里的温度,品尝舌尖的清凉,看着江阳熟悉的笑容以及江阳平日里的装扮。
杨超跃原本失焦的眼眸,逐渐恢复焦距。
有效果!
杨超跃之前沉浸在三国时期这一女乞丐的角色里,所以就得反着来。
不断让杨超跃记忆现代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有效的帮助她脱离角色。
沉浸的是悲情角色,所以杨超跃辍学进厂,没能参加高考,父母离异,父亲辛苦养家这些对于杨超跃来说悲伤的回忆,江阳尽量不让杨超跃回想起来,以免造成同频的情感冲击。
现在需要的,是情感对冲。
他尽量让杨超跃回忆起开心的画面:“记得我第一天教你平翘舌音,你是怎么在背地里骂我的吗?”
“记得……你教我读出生这个词,我发不出音,总是读成畜生,背地里骂了你好几回……原来你都知道的。”杨超跃失神的眸光,一点一点的变得清亮起来。
江阳语调轻缓柔和:“还记得你第一次给我做你盐城老家的家乡菜吗?
“记得……当时给你做了烩土瞟。”
杨超跃想起当时自己在富丽小区的出租屋里,给江阳做自己家乡特色菜的画面。
辍学出来,在外地打拼,早早的成熟,越到年尾越想家。
那是自己在魔都两年,第一次吃到正宗口味的家乡菜,陪伴在身边的是江阳。
那顿饭她看着江阳吃得很享受,但餐盘里最后一块肉,还是夹到她碗里,让给她吃了。
父母还没离婚时,在老家和爸妈一块吃饭,自己很贪吃,爸妈都会把餐盘里最后那份菜留给自己。
杨超跃脸色泛起笑容,眼里闪烁明媚的光:“阳哥,不用担心我,我脱离角色,不再是女乞丐了。”
见杨超跃笑了,江阳便明白,杨超跃已经成功脱离角色。
好在杨超跃沉浸在女乞丐这一角色的时间不算长。
在他的引导下,脱离出来,倒也容易。
真正难脱离角色的,是在拍摄影视剧的过程中,长期沉浸角色的体验派演员。
比较出名的有前世出演《狂飙》的张颂闻,完美诠释高启强这一反派角色,以至于让观众觉得张颂闻不是演的,而是真的,建议严查。
实际上,张颂闻在杀青后,仍保持角色肢体记忆,无意识摸后颈。
甚至在接受采访时,会脱口而出旧厂街等剧中地名。
为了脱离角色,生活中会刻意避免路过水产市场,花了8个月的时间,才成功脱离。
还有拍摄《暴雪将至》的段毅宏,杀青后持续梦见工厂雨夜场景,生活中下意识保持角色驼背体态,对金属撞击声过敏。
为了脱离角色,他在XJ徒步400公里,接受EMDR眼动治疗,花了将近1年时间才成功。
在《李米的猜想》中饰演李米的周讯,杀青后经常用云南方言自言自语。
每天强制逛菜市场,用市井烟火气刺激自己脱离角色。
“你现在是谁?”江阳忽然问道。
“吾夹杨超押!”
杨超跃用从江阳那里学来的上海方言说道。
“我呢?我是谁?”
“你嘞个哈皮儿!”
杨超跃学着江阳私底下偶尔冒出来的雾都口音,哈哈大笑。
-
ps:求月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