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新的重任
2017年 12月,邓州市人民医院的走廊里,人来人往,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郭康迈着沉稳的步伐,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些许压力,缓缓走向信息规划科的办公室。此时的他,刚刚被任命为信息规划科副科长,主持科室工作,这意味着他将扛起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任,而这个任务,远比想象中艰巨。
“郭科长,恭喜您啊!以后可得多仰仗您了。”路过的一位护士笑着打招呼。
郭康回以微笑,客气地回应:“都是为了医院的发展,大家一起努力。”嘴上虽这么说,可他心里清楚,这“恭喜”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无数双或期待、或怀疑的眼睛。
刚走进办公室,科室里的气氛瞬间有些微妙。技术骨干陈工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说道:“郭科长,您来了。这以后科室的担子可就重了,医院信息化建设这块,问题不少啊。”
郭康点点头,走到会议桌前,放下手中的文件,说道:“陈工,我知道困难多,但咱们不能怕。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怎么把这工作干好。”
吴姐在一旁,脸上挂着看似热情的笑容,却话里有话:“郭科长,您年轻有为,肯定有不少新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落地,咱们医院之前也试过不少方案,可都没成功。”
郭康听出了她话中的质疑,却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说:“吴姐,过去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咱们可以借鉴。但时代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适合咱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正说着,医院信息科的小张急匆匆地跑进来,神色慌张:“郭科长,不好了!医院新引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安装调试的时候出大问题了,好多功能都无法正常运行,各科室都在抱怨呢。”
郭康心里一沉,果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立刻说道:“大家先别慌,小张,你详细说说,具体是哪些功能出问题了?”
小张喘着粗气,说道:“像是挂号系统、病历管理系统,还有药品库存管理系统,都出现了数据混乱和卡顿的情况。有的科室甚至没办法正常挂号看病,患者都在大厅里闹起来了。”
陈工皱着眉头,站起身来:“这可不是小事儿,看来这套新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有很大问题。之前选型的时候,是不是没考虑周全啊?”
吴姐也跟着附和:“就是啊,这要是解决不好,医院的正常运转都得受影响,到时候责任可就大了。”
郭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陈工,你对技术这块比较熟悉,你带着几个人先去检查系统的底层代码,看看是不是程序出现了错误。吴姐,麻烦你去跟各科室沟通一下,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就说我们正在全力解决。小张,你联系一下系统供应商,让他们派技术人员尽快过来协助我们。”
众人听了,各自领命而去。郭康则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查阅相关资料,试图从理论层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几个小时过去了,陈工一脸疲惫地走进办公室,把手里的资料往桌上一放:“郭科长,问题找到了一部分。系统的数据库架构和我们医院原有的数据格式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数据传输和存储出现错误。而且,新系统的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效率很低,所以才会卡顿。”
郭康看着资料,沉思片刻后说:“陈工,你看能不能对数据库进行优化,调整数据格式,让它们能够兼容?算法这边,我们找些专家来帮忙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优化方案。”
陈工面露难色:“郭科长,优化数据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算法优化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就算专家来了,也得研究好几天。”
郭康拍了拍陈工的肩膀:“陈工,我知道难,但我们没有退路。现在医院不能没有一个稳定的信息管理系统,咱们咬咬牙,克服一下。我相信你的能力,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就在这时,吴姐走进来,一脸无奈地说:“郭科长,各科室都等得不耐烦了,尤其是急诊科,他们说因为系统问题,患者的救治都受到了影响。还有一些同事在背后说,您根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这么大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郭康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但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吴姐,你去跟大家说,我们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了,正在全力解决,让他们再给我们一些时间。至于那些风言风语,不用理会,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们看。”
吴姐走后,郭康又联系了几家业内知名的信息技术公司,向他们请教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沟通,他得到了一些启发。
第二天,系统供应商的技术人员终于赶到了医院。郭康立刻组织大家开会,商讨解决方案。
“我们这套系统在其他医院运行都很稳定,应该是你们医院在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小李说道。
郭康拿出陈工整理的资料,说道:“小李,我们也对系统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一些兼容性和算法上的问题。你们作为供应商,应该更清楚系统的底层逻辑,希望我们能一起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小李看了看资料,脸色微微一变:“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要解决起来,需要对系统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郭康心中一紧,但还是坚定地说:“不管需要多久,我们都要尽快解决。医院不能再这样混乱下去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正常运营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大家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先对数据库进行紧急修复,确保关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供应商的技术团队和医院信息规划科的成员一起,对系统算法进行优化,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郭康带领科室成员日夜奋战。他和陈工一起,守在服务器前,盯着数据的变化,随时调整修复方案。吴姐也放下了之前的成见,积极协调各科室,为系统修复工作提供支持。小张则来回奔波,传递各种技术资料和信息。
“郭科长,你都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休息一会儿吧。”陈工看着疲惫的郭康,劝说道。
郭康揉了揉眼睛,说道:“陈工,我没事。现在正是关键时候,我怎么能休息呢?等系统稳定了,咱们再一起好好睡一觉。”
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努力,数据库的紧急修复工作终于完成了,系统的卡顿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各科室的信息管理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的抱怨声也少了很多。
“郭科长,多亏了您带着我们一起努力,不然这次医院可就麻烦了。”吴姐由衷地说道。
郭康笑了笑:“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一个人也做不成什么。现在系统虽然暂时稳定了,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危机已经过去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医院的财务部门发现,在系统修复过程中,部分药品的库存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医院的财务管理和运营决策。
“郭科长,这可怎么办啊?刚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来一个。”小张焦急地说道。
郭康沉思片刻,说道:“大家别慌,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数据流程,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次一定要彻底解决,不能再留隐患。”
于是,郭康再次组织科室成员和财务部门的人员一起,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经过一番仔细排查,他们发现是在数据库修复过程中,一个数据更新的逻辑出现了错误,导致库存数据出现偏差。
找到问题后,郭康亲自编写了一段数据修复程序,对库存数据进行了校正。同时,他还建立了一套数据审核机制,确保类似的问题不再发生。
“郭科长,您这技术水平真是让我们佩服。”陈工竖起大拇指说道。
郭康谦虚地说:“这都是逼出来的,在其位,谋其政。我们既然负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就要把工作做到位,不能让问题反复出现。”
经过这次风波,郭康在科室里树立了更高的威望。同事们对他的能力和担当都心服口服,吴姐也彻底改变了对他的态度,积极配合他的工作。
“郭科长,之前是我不对,对您有偏见。以后您就把我当成自己人,有什么活儿尽管吩咐。”吴姐诚恳地说。
郭康笑着说:“吴姐,过去的事儿就别提了。咱们是一个团队,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把工作做好。以后大家一起努力,让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在郭康的带领下,信息规划科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他们对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患者在线预约、智能导诊等,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郭科长,现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好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不少。这可都是您的功劳啊。”小张兴奋地说。
郭康摇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方法。”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郭康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他组织科室成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讨论,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
“陈工,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院的医疗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你觉得怎么样?”郭康对陈工说道。
陈工眼睛一亮:“郭科长,这想法不错啊!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帮助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郭康点点头:“你说得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患者的信息不被泄露。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合作,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提高医疗质量。”
于是,郭康带领科室成员开始着手建立医院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他们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并制定了严格的数据使用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郭康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医生对大数据分析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会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而且不一定能带来实际的帮助。
“郭科长,我们每天看病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看这些数据分析报告啊?这东西真的有用吗?”一位医生在座谈会上说道。
郭康耐心地解释道:“医生,您看,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您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忽略的问题。比如,某种疾病在特定季节的发病率较高,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再比如,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这不仅不会增加您的负担,反而会帮助您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
经过郭康的一番解释,一些医生开始转变态度,愿意尝试使用大数据分析平台。郭康抓住机会,组织了多次培训和交流活动,让医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
随着大数据分析平台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认可并使用这一工具。他们通过分析平台提供的数据,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质量,患者的康复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郭科长,这个大数据分析平台真的帮了大忙了。以前有些患者的病情总是反复,现在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找到了更好的治疗方法,患者的康复情况好多了。”一位医生高兴地对郭康说。
郭康看着医生们脸上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能帮到大家就好。我们信息规划科就是要为临床科室提供支持和服务,让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提升。”
在郭康的努力下,邓州市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他的工作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医院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郭康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未来,我们还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疗影像的智能诊断、疾病的预测预警等功能。大家有没有信心?”郭康在科室会议上问道。
“有!”科室成员们齐声回答,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斗志。
郭康看着大家,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只要他们团结一心,不断努力,就能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