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而实施的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2017年12月,我们有幸成为继承人,跟随中药饮片炮制资深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曹晖教授学习传承中药炮制传统技艺的经验与特色,欣喜之余,又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中医临床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技术方法,是中国传统制药技术的核心和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如何才能让这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之瑰宝与结晶不至蒙尘而继续绽放异彩?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及对中药炮制前景的憧憬,身居岭南、感知着岭南医药鲜明地域特色的两代炮制人,决意从粤帮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着手进行挖掘整理。岭南,历史上是指中国南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地区,在现代行政区划上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福建南部和广西东部等地。岭南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迥异的自然条件,兼之人群体质、生活习惯、生产活动的长期共同影响,造就了独特的岭南医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粤帮炮制技艺和独具特色的饮片品种。
粤帮炮制技艺以“蒸制”最具代表性,集清蒸、盐蒸、酒蒸、醋蒸、姜汁蒸及其他蒸法于一体,成为粤帮炮制之特色,在中药产业及临床应用上尽显其神韵。本书总论部分针对岭南中药业的发展史、粤帮炮制的特色进行整理;各论部分结合具体的特色品种,从炮制历史沿革、炮制规范与文献、炮制作用、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将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并从作用机制、工艺研究、质量分析等现代应用角度阐述粤帮特色炮制技艺。本书冀通过对粤帮炮制技艺特色的凝练梳理,形成粤帮中药炮制的原创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当前粤帮中药炮制的守正创新、学术地位的提升,以及岭南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书主要特色如下:
(1)继承性:岭南医学流派的基石是诞生于中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药学体系。岭南医学流派是粤帮中药炮制的重要依托。基于岭南医学流派逾千年的流传和筛选,粤帮炮制技艺方法、特色饮片得以继承发展。
(2)区域性:岭南地区,不仅自然条件如气候、风土、物类与中原有异,而且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疾病、生产活动等人文与经济条件亦不尽相同。这些条件因素的长期组合、联系,造就了独特的岭南医学、粤帮炮制技艺以及独具特色的饮片品种。
(3)实用性:本书从岭南中药业的发展史、粤帮炮制的技艺特色、蒸制与泡制等的历史沿革、炮制规范与文献,以及化学成分、药效、机制、工艺、质量等现代研究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为粤帮特色饮片品种的应用提供了历史文献和科学依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王孝涛研究员的大力指导并作序。香港卫生署邬家林教授为本书提供了香港特色切制饮片图片,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本书提供了特色中药饮片图片,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为本书提供了部分文献资料。本书的编写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等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相关人员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提供的诸多帮助。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完善和提高。
孟 江 张 英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