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活丹
接下来时间里,沈尚在世子府内夜以继日地修行青云心法。
实际上修士们每天能够汲取的灵气有上限,最多四个时辰的认真修行,就足以保证一天的修为功课不会落下。
一天又一天过去,他时不时会去暗中观察许沐璇的进境,只不过没有再消耗心神操纵她的身体。
许沐璇确实修炼得十分刻苦,只不过经常会疑心疑鬼地怀疑那个魔头在不在。
他就算在的时候也会默默地不吭声。
这段时间沈尚总是让侍女凝霜和书童竹心不要进屋内,避着二人独自修行。
整整四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随着灵气不断涌入,沈尚的体内发出阵阵轻微的轰鸣声,如同春雷乍响,经脉在灵气的冲刷下逐渐拓宽、强化。
突然他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沈尚缓缓站起身来,身姿轻盈而稳健,周身的气息与以往截然不同,隐隐透着一股灵动与生机。
他止不住地露出微笑。
练气一层!
“炼气,筑基,金丹,元胎,真神,合道……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算是成功踏入修行的领域了,实在是无比重要的第一步,本来看到自己穿越到没灵根的炮灰NPC身上,头都大了。”
“要是玩家身份就还好,毕竟玩家都是默认有灵根的……”
数据一栏也有所变动。
修为:10
寿元:55
真元:10
神魂:10(完整)
体魄:2(康健)
特性:“养身”
从属:许沐璇(身外化身,-30)
(公测开启倒计时:973天)
虽然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好歹和凡人有所不同了。
而在特性一栏上也多出了一个“养身”的新特性。
效果就和许沐璇的“养身”一样是“身体强健,更难以生病,味觉变得敏感,不易疲惫,寿命随修为每层增加五年,体魄随修为每层增加1点”。
这是所有炼气一层的修仙者皆有的能力。
沈尚凝聚真元于手,只是凭空挥击。
“啵。”
“全力一击后消耗了1点真元,相当于全部真元的十分之一,就和前世的《大千世界》游戏里的数据完全一样。”
“但是这样仅仅凝真元于手而非使用法术、法器发出的攻击,就算是全力,威力系数也相当于只有1而已,效果不是特别好。”
作为一个攻略大佬,不把关乎自身的种种能力的数据搞清楚,彻底了解自己,沈尚的心里总是不安定。
目前看来,今生《大千世界》里的种种情况和前世没有什么差别。
随后他再度将神念投向宏元国远方的北阳郡。
那是宏元十三郡里最北方的一个郡,距离国界边境十分近。
下一刻,沈尚目光所及之处,是客栈油灯在泥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看似清冷的女子盘坐在竹席上。
她右手指尖虚扣成印,腕骨凸起的弧度像半枚冷玉,掌心三寸悬着盏青铜烛台——
烛火纹丝不动,焰心却是诡异的青白色。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许沐璇的心神几乎都完全沉浸在《太一化生丹策》上面。
那青铜烛台上的烛火与她体内的阴阳之火相通,也就代表着炼丹时的火候,初入门“以身炼丹”之法时都需要这一招来做火候的“标尺”。
“这本丹道典籍里的内容,实在是太过于高深了,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的丹道思路,甚至很可能不是此界的丹道秘籍。”
那位授此机缘的魔门前辈,究竟是什么人?
许沐璇内心思索,他恐怕至少也是元胎,不,应该说是魔婴以上,抵达了传说中的化劫境界,也就是对应真神境界的大修行者!
“那种活在了修行界的历史中的老怪物……”
“究竟,为何选中了我?”
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十分复杂,难以置信,恐惧震惊,总之就是五味陈杂。
在附身于她赐下机缘后,那位魔门前辈连续很长时间都没什么动静,许沐璇甚至还以为对方就此消失不见了。
【研修太一化生丹策,可有不懂的部分?】
内心深处的声音十分突兀,许沐璇吓得几乎要魂飞魄散!
许沐璇十分惊骇,内心无比的纠结和复杂,那个魔道前辈还是在自己体内,一直都在。
不能心存侥幸,他绝不会轻易离去。
“有,而且太多了……”
她缓过来后,老老实实地开口,低着头仿佛鹌鹑般。
“《太一化生丹策》有非常特殊的地方,不需要丹炉,而是以自身为炉,孕育灵丹,前辈,说到底这样真的可以么?”
“我只知道修仙是让身体里的真元气海液化结金丹,可从未听说过体内炼丹。”
“而且,它追求炼制一种名为‘活丹’的奇物,丹有生命,更是闻所未闻之事。”
外丹术,也就是丹道一途,前世的时候在《大千世界》里的沈尚也修习过。
如今是切实地穿越到了这个世界里,虽然成为NPC而不再是玩家,但是神识强化后记忆大增,丹道上的种种经验完全没有什么遗忘。
只是不再有游戏自动给他看性、控火、调丹、收成的机制,所以没办法直接凭借着遗留下来的记忆提升恢复丹道等级。
完完全全的理论派。
但要是许沐璇修成丹道,那么只要使用共渡之法,她关于炼丹过程中的看性、控火、调丹、收成经验和感触还有灵觉,也会完完全全地共享给沈尚。
沈尚实际上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他给的答案就是——
【你且去做,习练过程中自然就懂了。】
许沐璇连连点头,内心深处放心了几分,魔门前辈语气笃定,仿佛十分有把握。
“我懂了,前辈是让我知行合一,不要只是一味研究理论,而是要勇于尝试!”
“其实以身为丹炉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耸人听闻,所以沐璇一直没有敢真正尝试。”
“事到如今,却是不能逃避了!”
沈尚没吭声,只是任由对方脑补。
第一次尝试的许沐璇就“炸炉”了。
受伤虽然不重,但是从内而外传来的剧痛让她几乎动弹不得,好不容易才缓过来后,就听到“苍魔前辈”的催促。
【再来。】
许沐璇微微一愣,随后坚定了决心,咬牙开始第二次炼丹……
“好!”
结果又是炸炉,浑身四肢百骸剧痛!
【再来。】
“好!”
炸炉,五脏六腑都在疼痛。
【再来。】
“……”
【继续。】
“前辈,能不能停一会……”
【不行。】
“又失败了,怎么又失败了,我是不是完全没天赋,前辈,请您饶命啊,求求您放我歇息一会。”
【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就此放松怎么行呢?我稍微掌控一下你的身体试试……】
“不要啊!”
【嗯,又失败了,果不其然,不过你也积累了更多经验嘛。】
“什么?什么叫果不其然……”
就这样反反复复,经过三天两夜的痛苦折磨,许沐璇整个人都宛如烂泥般瘫倒在地上。
此刻的沈尚准备好了。
他好不容易从记忆中翻找出前世“万劫真君”本人说过的一番话!
【外丹炼道,首重五行相济,阴阳调和之理。】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此五者相生相克,循环不息。于炼丹而言,金主肺,其性刚锐,可固本培元;木主肝,其性生发,能疏通气脉;水主肾,其性润下,可滋养精血;火主心,其性炎上,能炼化杂质;土主脾,其性中和,可调和诸药。】
【炼丹之时,需依五行之理,巧妙搭配药物,使五行之气在丹炉中相互交融,相生相助。】
作为纯粹理论派,他利用前世许沐璇的经验指点苦思的许沐璇今生。
完全是丹道小白的许沐璇听了惊愕无比,只觉得这番话无比合乎丹道之理,几乎是直指最核心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位魔门前辈对于丹道造诣的理解,恐怕高得超乎想象!
“我自己绝对是一辈子都想不出丹道中的种种至理。”
突然她缓缓起身,眼眸中闪过一丝彻底的明悟。
“我懂了,全都懂了。”
“最后,最后一次,我必然炼成活丹!”
活丹,那是《太一化生丹策》里提出的一种概念,许沐璇曾经根本未从听说过的丹药类型。
当然,主要是因为她当初在青云剑门的山门内没有学习过丹道,只是大概地知晓部分灵丹的功效,以及什么是丹毒而已。
实际上,许多精研丹道的修士都对活丹一说有所了解。
只是……
他们大都认为,那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许沐璇拿出三份灵材,分别是“七首乌”、“白芨柯”、“金灵草”,熟练地在手中用灵气化为粉末,含到口中吞咽下来。
“汲天地之灵气。”
“以身为丹鼎之药炉。”
许沐璇右手指尖虚扣成印,掌心空悬青铜烛台。
她凝视着烛火。
自己的身体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熔炉,体内的经脉、骨骼乃至气海都开始活跃起来,吸收着四周游离的天地灵气。
这些灵气逐渐凝聚成一滴滴发光的灵液,在体内循环往复,而每一次循环过程都使得灵液更加纯净、更加凝练。
随着《太一化生丹策》内的口诀法印,灵液逐渐涌向灵材精华,开始改变它们的性质。
她面颊微微出汗,虽然还未再度“炸炉”,可是身体已经有了一丝疼痛感。
“寻常修士只会把天地灵气吸收到灵根里去,但是《太一化生丹策》却能让气海模拟丹炉内部的状况,四肢百骸模拟丹炉外部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液逐渐汇聚于她的丹田之处,形成一颗拇指大小的灵丹雏形。
灵丹散发着柔和光芒,显露出尚不纯粹的杂色。
炼丹一共分为看性、控火、调丹、收成四步,而现在才是真正来到第一步。
“阳盛,阴衰,金多,木少……”
这就是“看性”。
她连忙调配吸收天地灵气的比例,争取达到通修丹的正常配比“阴阳调和,木多土少”,过程中还必须维持吸收灵气的速度不变,也就是所谓的“控火”。
掌上空悬的烛中火小了一点,就赶紧加大汲取灵气速度,但大过头了就马上收缩。
丹火不大不小的情况下,只是放任不管一会,丹火也会因为丹药的五行性质而发生变化,甚至前期和后期的变化会不同。
就像是在玩一个在独木桥上保持平衡的游戏,非常的困难。
控火是几乎最难,也最需要熟能生巧一关,许沐璇完全汗流浃背,甚至强忍住不要发抖。
终于,体内的丹药逐渐彻底变了颜色,白中透粉。
最难的一关过了!
第三步,调丹!
她一点点放慢汲取灵气速度,念动口诀,双手法印不停,去除那些粉色杂质,令它越来越趋近于雪白。
孕育天地灵气而生的活丹也宛如心脏般逐渐跳动。
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许沐璇内心深处愈发紧张起来,不知道究竟能否成功。
内视下的通修丹已彻底成为雪白色。
天底下大部分的丹药都会有杂质,在青云剑门十几年,她还从未见过如此纯色的丹药!
最后一步,收成。
捏好最后的法诀,许沐璇微微张口,一颗通体雪白的丹药从嘴中飞了出来。
她浑身汗水淋漓地伸出手,轻握住刚刚炼成的丹药,赫然感觉到微微的跳动感。
“真的,像是活的一样……”
许沐璇忍不住欣喜若狂。
“前辈!”
“我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