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思路、结构和内容
对财政诚信及其制度进行具体研究和框架设计,在国内还是空白,在国外有关文献资料中也很少看到。开展这项制度研究,为解决财政面临的大量违规失信和现行制度缺失问题找到了一条较好的路径。必须指出的是,传统历史和国内外经验,为建立财政诚信制度提供了借鉴良方,尤其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建立财政诚信制度提供了充分依据。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明确指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1.总体思路
以党和国家倡导的“政府诚信建设”为指导,以财政改革为动力,以推进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法治化管理为手段,把握我国转型时期财政工作的特点,加快构建财政诚信四大体系,探索财政“五权相对分离”的相互协调和制衡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升政府公信力,确保财政资金更加安全和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财政诚信体系框架
主要由“四大体系”构成。一是财政诚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诚信征集报告、诚信承诺保证、诚信审查比对、诚信提示警示、诚信激励约束、诚信等级评价、诚信查询举报质疑和公开、诚信失信确认与问责等八项管理制度”。二是财政诚信文化教育宣传体系。大力培育财政诚信理念,加强财政干部的诚信道德修养;大力开展诚信舆论宣传,让财政诚信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宣传诚信先进典型,营造“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良好氛围;坚决鞭挞失信行为,完善诚信监督机制,完善诚信建章立法。三是财政诚信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财政诚信征集与报告、财政诚信承诺保证、财政诚信审查比对、财政诚信等级评价、财政信息共享等管理制度,建立财政诚信分级评价体系。科学制定财政诚信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结合不同单位、地方和各主管部门的工作特点制定分业分级评价标准,通过“诚信背书、诚信提醒、诚信警示、诚信约谈、不良记录、失信惩戒和黑名单”等管理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对诚信者加大激励;实行“黑色禁区”,对严重失信主体加强监管,加大约束和惩戒力度,甚至使其付出高昂代价。四是财政诚信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金财工程”)机构和各级联动机制;建立研发、维护、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建立技术支持服务评估考核、技术支持能力资格认定等管理机制;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设备应用及运维的全过程管理;构建信息化设备运行维护保障机制;加大“金财工程”建设力度,做好相关软件改造、升级和互通对接;与部门预算、国库收付、财政监督、政府采购、财政内控、绩效管理等融为一体,构筑一道严密且有记录、可追溯、不可更改的“防火墙”。“四大体系”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构成相对协调和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
3.财政诚信管理的实现路径
主要是通过建立“五权相对分离”的制衡机制,实现诚信管理。根据“四权分离”(决策、执行、监督、评价分离)制衡理论,借鉴浙江财政“三位一体”(预算编制局、预算执行局、财政监督局)和焦作财政“四权分离”(预算、执行、评价、监督分离)的做法,建立决策、预算、执行、监督、评价五权相对分离的制衡机制。按照“五权相对分离”制衡机制的要求,在财政内部对应设置综合、预算、执行、监督、评价等五个口。其中,综合口主要负责宏观分析、政策研究、规范性文件起草、条法规章制定、诚信分类评级审核。预算口主要负责预算编制安排和调整。执行口主要负责预算的执行。监督口主要负责事前、事中、事后及各项业务的监督检查。评价口主要负责预算绩效评审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这样,各口在自行履职的基础上,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各司其职的分权制衡体系,形成重大事项联审机制、协作配合机制和监督评价反馈机制,构成一条既有机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业务循环链。
财政诚信相关制度(范本): ①“推进财政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②“财政诚信报告、诚信承诺和诚信审查比对制度”; ③“财政诚信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④“财政相对人失信惩戒管理制度”; ⑤“财政专项资金诚信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⑥“财政诚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制度”等。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财政诚信制度相关理论出发,分析阐述财政诚信及其制度的含义、特征,阐述财政诚信制度的作用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诚信制度方面的经验;第三部分分析研究和借鉴我国部分省市诚信制度方面的经验做法;第四部分分析研究我国财政诚信及其制度现状、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提出财政诚信总体思路、框架及实现路径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