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技翻译学的历史回顾
中国科技翻译学,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具体而言,中国的科技翻译学,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技条件下,科技翻译工作发生、发展和提高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科技翻译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在于研究这个过程的特点并针对它的特点,采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各种可行的措施,来促进这个历史过程的发展,逐步丰富和完善它的科学性。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文化,是一种与中世纪亚欧的等级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出入的宗法制度文化”(冯天瑜:《中国古代文化的类型》),这种古代文化格局,定格了中国科技翻译的发展轨迹。应该说古代时期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华夏文明总体上领先于周边国家的历史事实与“华夏中心”世界观和文化心理机制的制约,使其对古代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的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1911),甚至到新中国成立(1949)之前,中国的社会属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如龚自珍所述“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体现“道”“学”“治”的高度合一,主观上强化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客观上“夜郎自大”“孤芳自赏”的思想阻碍了对世界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的吸收。这种长期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使得中国科学技术翻译的历史曲折而失衡,各阶段独具特色:封建社会早期的翻译以佛经为主,科技翻译是零星的,是间或而附庸的;明清之时伴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才真正有了科学技术的翻译,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科学翻译。若将翻译佛经中零星的科学知识算入我国科技翻译活动的肇始的话,我国的科技翻译活动已绵亘两千多年,按照科技翻译活动在延续时间、规模、成果、文种以及对我国科学文化的影响各方面的特点,将近百年科技翻译研究划分为四个时期。这就是附庸期(公元前206—1398)、形成期(1573—1911)、发展期(1912—1949)、繁荣期(194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