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几星霜:战后中日关系亲历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超党派代表团”和“民间渔业谈判”

1952年前后,我国同日本之间的民间往来逐步开展起来,日本代表团冲破种种障碍接踵到中国访问,中国也有少数代表团前去日本。这样,便需要一批口译人员。

今天,我们国家自己的大学已经培养了大批日语人才,但当时的情况与今天不同。并不是说那时懂日语的人凤毛麟角,而是说一大批从旧社会过来的留用人员不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就是因为“本人有历史问题”,不能被安排做外事工作,更谈不上被重用。而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年轻一代的日语人才一下子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所以,在那种情况下,被起用的年轻的口译人员,要么是在解放前虽学过日语,但未在敌伪时期做过事,历史清白或清楚的人,要么是50年代初从日本回国学习或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爱国华侨青年。我大概是属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