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院长手册(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医院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一、医院管理的基本任务
凡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医院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得以使医院能惯性、正常运转,并发挥医院应有的功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所有围绕上述目的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都是医院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
1.为保证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在医院得以很好的贯彻执行,医院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决定、规章、方案,对医院所有人员进行管理、教育、约束,使全院人员的思想、言论、行动都与中央和国家保持一致。
2.为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发挥好医院防病、治病的功能,医院就要成立必要的组织,配备必要的、经过教育、培训后能胜任工作的人员,添置经论证后的设备、物资,并使其发挥效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使全院职工能全身心地投入为病人服务中去,医院管理者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净化医院环境,塑造医务人员在病人中和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4.为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为病人服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医院管理者要制定各种各类的检查评比标准,并严格进行检查、控制,使医院服务达到最优化。
5.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产生更好的管理效益,管理者要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先进管理理论及计算机之类的先进管理手段,对全院职工进行教育,使 “管理出效益”落到实处。
6.为充分发挥好现有物资、现有设备、现有资金的作用,医院管理者要加强经济管理,加大成本核算、增收节支的管理力度,并开展本量利分析,效益分析,使医院、科室、个人三者利益兼顾,进一步加快医院的全面发展。
7.不断加强卫生法规的学习,加大广大职工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水平,使医院在依法治院中越办越强大。
二、医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医院是以治病防病、照顾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医院管理的基本内容为:
1.人力资源管理
包括就业与录用、人力配置、激励、教育培训4个方面的内容。现代医院管理将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归结到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模式和精神。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医院质量是医院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综合效果和满足要求的优劣程度。医疗质量就是医疗效果,即医疗服务的优劣程度。狭义上是指一个具体病例的诊断、治疗、疗程、有无医院内感染和医疗失误等;广义医疗质量包括了工作效率、医疗费用是否合理、社会对医疗的医院整体服务功能评价的满意程度。医院的所有事情都涉及质量问题。
3.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现金管理、应收款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负债管理和收支结余管理八个方面。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熟悉业务,能看懂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另一方面要遵纪守法。
4.信息管理
就某些方面而言,医院管理实际上就是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改变了医院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和使用方式。首先是建设医院信息系统(HIS),今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真正利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去。
5.药事管理
是指医疗机构内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药事管理的内容:组织管理、业务部门管理、技术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及信息管理。
6.设备和物资管理
合理价格采购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和其他物资,要实施阳光工程;对设备、仪器要建立档案,定期维护、保养,及时维修、保证正常运转;建立消耗品支出流程和制度。
7.绩效管理
为了促进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素:明确的目的、策略、效率,测量效果的信息,调整战略或目标的能力。
8.危机管理
危机是指能够对医院正常运营和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危机管理就是为应付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员工训练等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危险。
9.服务管理
它包括如何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服务行为和医德医风,服务环境和流程及医院文化等。
当今,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走质量效益发展之路,全院围绕上述工作重点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手段和措施都属医院管理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