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医院分级管理
一、医院分级管理概念
医院分级管理是运用现代卫生管理和医院管理理论,在总结我国三级医疗网建设和创建 “文明医院”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际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新思想和借鉴国际上医院评审的经验,所建立和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宏观管理体制。医院分级管理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卫生行业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医院分级管理的目的
1.通过改善和加强医院的宏观管理,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和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战略目标。医院分级管理要求各级医院要以社区为中心,对社会整体实施疾病的防治,尤其是一、二级医院必须重视和加强社区服务,积极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开展社区预防和保健活动。
2.正确分清卫生服务的层次,把握各层次服务半径,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卫生消费需求。我国是一个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同时医疗机构和高、精、尖设备高度集中在城区,又造成区域内的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以按需求进行规划,使医院的设置、布局、规模、技术等渐趋合理,防止重复的、不合理的投入,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3.健全和巩固三级医疗预防网,合理分流病人。几十年来,三级医疗预防网以及划区、分级、分工医疗制度等为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曾把这一模式列为最完美的范例。院分级管理对各级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筑、设备、技术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善整体系统运转,合理分流病人,不但可巩固和发展三级医疗预防网,而且可真正缓解广大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4.促进医院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功能和水平。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体系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医院分级管理是促进医院总体水平提高的有效机制。同时,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又是一个动态标准,医院要达标就要不断地改进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手段,改善医院的整体动作效果。
5.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发展卫生事业,为医院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一项事业。随着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医院分级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及以分级标准为尺度来评价各级医院,医院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和法律保障,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医院也就有了参照的依据,这必然会为医院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制定原则
(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当前,国际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趋势:一是国家加强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干预,而不是放任自流。二是医院必须支持和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三是按区域进行规划。WHO专家委员会认为,医院应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参与和支持初级卫生保健:一是直接提供医疗服务;二是提供综合的卫生保健服务;三是教育和人员培训;四是业务和行政管理的支持。医院要突破自身的本位主义和传统观念,履行管理的全部功能。因此,我国的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按照当代国际卫生改革的发展趋势制定的。
(二)以理论为基础的原则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按照系统论的原理,医院分级管理实质上是由医院宏观管理(区域卫生发展工程)和微观管理(医院系统工程)两个方面所组成的医疗系统。制定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主要引用了系统论中“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与环境相适应原理”、“系统最优化原理”三个原理:
1.系统整体性原理
从系统的整体观念来看,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的关系都要服从整体的目的和要求。在医疗系统中,各个医院可视为其子系统或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它们之间的竞争是有限度的,是在保证我国医疗体系不受破坏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自由开放、相互 “争夺饭碗”的竞争。
反过来,以系统整体需要来协调子系统。医院分级管理是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医院分层次的标准化管理。因此,系统整体性原理有助于理顺、协调医疗系统中的各种关系。
2.系统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
系统要维护其整体性,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当今世界,医院参与和支持初级卫生保健和按区域规划卫生保健系统,已成为国际上医院管理的先进思想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国医院分级管理工作力图不断吸取国际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吸取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因自我调节机制不健全而带来的种种教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及合理的社会支出的医疗服务行为方式去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的实际需求。
3.系统最优化原理
系统中各要素的组合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算术之和,欲达到系统的最优化,就一定要注意系统结构的优化。我国的医疗系统现状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医院过于薄弱,再加上市场调节下的不正当竞争因素,其结果必然导致病人流向不合理,大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基层医院却难以继续。医院分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最优化原理,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优化医疗系统结构,充分发挥各级医院的功能和作用,使医疗系统整体进入最佳运行状态。
(三)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借鉴我国城乡三级医疗预防网和划区分级分工医疗制度的成功经验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这种独特的医疗预防制度,曾用占世界1%的卫生资源,初步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基本卫生保健问题,可以说,功不可没。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就是把那些好的制度、措施尽快恢复并逐渐完善起来,使其更具科学性。
2.借鉴 “文明医院”建设的成功经验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广大医院开展创建 “文明医院”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一种医院质量的院外评价形式,是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的雏形。医院分级管理要克服 “文明医院”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增强医疗系统的宏观调控能力,把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
3.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的医院除少部分是公立性质外,其余的医院均是私营性质的。在崇尚商品经济和自由化的国家,其医院能够散而不乱、管理有序,这与医疗系统有一整套完善、科学的管理标准和坚持严格的院外评审制度不无关系。
(四)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
我国制定的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评审经验的丰富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标准会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使医院分级管理工作更规范、更科学,对医院的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我国的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了我国国情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医院管理的实践,以理论为指导,实践性、可操作性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管理标准。
四、医院分级管理实施
(一)成立评审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组建一个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科学作风的、独立从事医院等级评审的专业组织,即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医院评审的日常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评审委员会制定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实施方案,评审三级特等医院和对地方各级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审委员会(组)负责评审二三级医院;设区的市(地区)评审委员会(组)负责一级医院的评审。
为了确保医院评审工作秩序,各级医院评审委员会(组)应按年度制定评审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参加评审的医院名册;二是初步安排名册内各医院评审的时间;三是确定医院提交评审申请的时间和受理期限;四是确定年度评审重点,制定组织实施方案;五是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评审
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每三年为一周期,医院评审一般经过以下程序:
1.自查申报
各级医院应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先行自查,认为符合标准后,可填写 《医院评审申请书》一式数份及申报材料,向相应的评审委员会(组)提出申请。
2.资格评审
评审委员会(组)受理 《医院评审申请书》及申报材料后,对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评审的资格。
3.考核检查
医院评审委员会(组)对医院实行平时有重点的抽查和周期评审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检查,日常考核结果作为周期评审的一部分。周期性评审应根据自报材料进行实地考核检查,包括听汇报、与管理人员座谈、现场考察、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接待病人及群众来访、技术项目评估等方式,最后采取 “千分制”评分法作出综合评价。现场考核时间一般为2~4天。
凡申报三级特等医院者,应先报省级评审委员会,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后,再决定是否推荐到部级评审委员会参加三级特等医院的评审。
4.评审结论
评审委员会根据得分情况对被评审医院作出级别和等次的结论,并提出正式报告呈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批准。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评审结论的正式通知一个月内向评审委员会(组)请示复审,复审只限一次。
经过审定批准的医院,由审批机关发给全国统一格式的证书。对连续3年不申报评审或不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一律列为等外医院,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整顿乃至停业。
(三)巩固发展评审成果
一般来说,医院评审时处在 “最佳状态”,因此,评审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评审成果,使医院经常保持 “最佳状态”,也是医院分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坚持不定期检查制度
一些好的习惯和做法往往是在外部压力的迫使下逐渐形成的。医院评审委员会(组)要在评审证书有效期间,经常不定期地对已被评审的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和指导,并给予评价和奖惩。对发现有严重滑坡现象或重大缺陷的,由审批机关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降等降级,直至收回原等级证书和匾牌,以防评审结束后有过关了事、松口气的思想。
2.不断完善评审标准
在医院评审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解决评审标准中的不足之处,对不完善、不严谨或有遗漏的地方要尽快修改、补充、完善,使医院评审标准随着评审周期的周转而呈动态性提高,为医院的发展树立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3.理顺医院分级管理工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医院分级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巩固医院分级管理的成果,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如按医院级别落实收费标准、取缔非法的或不合格的医院等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因此,需要理顺医院分级管理工作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医院分级管理工作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使我国的卫生事业更好地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