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医院质量管理与体系认证
进入21世纪,医院质量管理应该去除那种狭义的、传统的以 “医疗质量管理”代替医院质量管理的概念。医院质量管理应包括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以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的全方位系统化管理。而这些管理要想做到位、使各种质量不断提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而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是现代化质量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一个社会化管理制度,它是21世纪医院质量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有质量管理措施的目标均应必须是,认清质量漏洞和在体系的自控的过程中补缺。医院所有参与者──医生、护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不再容忍现存的缺陷,而是尽一切可能去排除这些缺陷。其目的在于,不仅要提高服务的质量,并且要求提供质量证据。它应该激励每一个人参与到所有的质量过程中去,并忠于这句箴言:“质量保证的目标在于行为的改变,质量保证是在头脑中发生的,质量保证使工作质量变得透明,它有助于查漏补缺并总体改善服务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并不需要完全重新构思。别国的体系中的经验完全可以合理地被融入我们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去。但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到不同的前提条件或供应系统。例如,绝不能将某一国的质量管理体系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我国。这点也是符合质量管理 “DIN/EN/ISO”的标准要求的。
1994年由维也纳的Prof.Dr.Eugen Hauke领导的工作组受奥地利联邦劳动健康与社会部的委托编著了 《医院质量保证入门》一书。
瑞士版的 《瑞士医院质量管理入门》,通过Hans Hurter先生(lic.oec.publ.)和瑞士医生协会FMH的合著者Richard Cranowsky先生(Dr.med.,MPH)的友好协作,推荐瑞士医院将之付诸实施。
慕尼黑斯瓦宾医院的以Dr.Seyfarth-Metzger医生为主的工作组成功地将德国医院日常特点收集到《德意志联邦医院规范中》。
在大不列颠,《苏格兰医院感染手册》一直被广为推崇,它以感染控制为基础,在英伦成为医院管理的圣经。
美国,全球最大的医疗法典发源地,以 《CDC》和 《JCIA》两大法规,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医院管理规范制定的参照。
加拿大的 《急救管理条例》是全球各国规范中对医院行为学描述最详尽细致的,基于此,《加拿大医院管理认可法案》-CCHSA也成为北美医疗规范的先驱,近年来,与美国的 《JCIA》日趋兼容并相互补充。
北美两强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在亚洲广泛推广,如泰国的康明医院,中国台湾的长庚医院等先后通过JCIA和CAP的认证。
医院质量管理以全球化观点看,欧美各国的医院管理法规都可圈可点,但ISO9001:2000无疑是各国通用标准,但应注意几点:
1.标准的要求远远低于欧美各国的法规要求。
2.即使运行ISO9001:2000也应当参照IWA(International Workshop Agreement)国际专题组协议的医院指南进行,毕竟ISO9001:2000不是一个专门的医院质量管理标准。
3.运营ISO9001:2000的项目负责人,宁可是医院背景再培训标准,也不要标准专家再学医院管理。如有相当的国际医院法规经验,则是上上之选。
4.中国的医院,在管理执行性基础不强的前提下,直接套用欧美的法规会得不偿失,以ISO9001:2000为母体,参照IWA指南,并参考欧美法的理念是一个明智之举。见图8-6-1、表8-6-1。
表8-6-1 各国法规标准比较


图8-6-1 IS09001:2000与各国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