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山头
瑶白人自古过着刀耕火种的山地生活,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力量面前,个体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为了生存与种族的延续,村民不得不依靠统一的组织,通过集体协作、团结互助来应对艰难困境。侗族传统社会组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从家庭到宗族,再到村寨,最后是大款,通过由近而远,层层结盟,构成了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为纽带的组织结构体系。其中,宗族组织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瑶白是一个多姓杂居的村寨,龙氏开寨以后,各姓氏的先人陆续迁入,组成村寨。清嘉庆前,瑶白发展到10余个姓氏,其中滚姓人多势众,权势较大,瑶白其他各姓为寻求保护,曾统一姓氏,“十姓共一姓,十房共一房”,全寨都姓“滚”。[5]于是,全寨成为一家,只有房族没有亲戚,瑶白因此被迫到几十至几百里外的地方去结亲,有时远至清水江的另一岸,以及小江的源头。因为路途遥远,亲戚不能常来往。[6]后来,随着其他姓氏的势力渐增,村寨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改变,统一姓氏的诸多弊端开始凸显,加之清朝中期开始推行保甲制度,依照血缘姓氏寻宗觅祖之风日渐兴盛,瑶白开始了“破姓开亲”的改革。清代道光后,其他姓氏陆续脱离滚姓,恢复原姓。[7]据统计,瑶白历史上曾有龙、滚、杨、龚、范、耿、万、胡、宋、彭、吴、王、罗、张、曾、易16姓氏。这其中,有的姓氏为谋生而举家外迁,有的姓氏因家族衰败而自然消亡。
图1.3 杨氏族旗(李生柱 摄)
自“破姓开亲”之后,瑶白村内的不同宗族组织逐渐形成。宗族,又称家族、房族或屋山头,侗语叫“补拉”,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构成的家族组织,每一个宗族都有一个共同的“补”(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以及数量不等的家庭。事实上,由于特殊的原因,在瑶白一个姓氏可以有多个房族,即“分房不分姓”;而有的房族则包含多个姓氏,它们并非完全按照血缘关系组成,人数较少的姓氏往往会加入另一个姓氏合为一个房族。总体而言,瑶白各房族自古按照姓氏或世系群分片居住,宅居分布比较规整。每个房族都有一名族长,一般由本房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担当,也有的是由精明能干的晚辈担任。族长的任务较多,都是尽义务,没有报酬。他是房族活动的召集人、指挥者,一般会处理房族中的大事(如婚丧嫁娶),排解族内纠纷,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积极作用。村有村规,族有族款,家有家规,每个房族都有自己的祖训与家规,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约在房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无论规模大小,每个房族都有自己的堂号(族称)、族旗、祖训和族规。堂号为侗语,用来表示家族的历史渊源。现择其代表性的祖训族规抄录如下。
龙氏家族
龙氏家族称“闷宁龙”,“闷”的意思是“井”,“宁”的意思是“银”,“闷宁”有木本水源之意,这是对本族族长的尊称。龙氏祖训为:
立德,勤俭,立志,奉献。家规为:遵王制,率土臣民;隆孝养,人子酬恩;密兄弟,手足至亲;谐夫妇,人伦乾坤;睦宗族,贫富共存;务勤俭,节省发奋。
上寨滚氏家族
滚氏家族现有两支不同支系的家族,一支是上寨的“四甫富仁”家族,一支是下寨的“宁富你催”家族。上寨“四甫富仁”滚氏家族先祖是从原籍广西三江迁移而来,沿途曾定居许多地方。大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岁(1404)二月,“四甫”(即长房包灵、次房练灵、三房扶灵、四房救灵)之始祖灵追公由剑河反乌(今方武)寨迁入本地(土名重德富仁)小坝居住,瑶白有人定居后,四公亦搬迁而来,包灵公、练灵公、扶灵公等三房公居高龙冈,四房救灵公择居旺地冲。“四甫富仁”滚氏家族历经若干年代的历史演变、繁衍,由入寨的四位先祖发展至今已有百余户,根据其四位先祖分支,其滚氏家族又分为若干个房族,海龙蛟、铜钱网、三包卷、绞时、绞来、富宁清(宋氏家族有两户;彭氏家族一户来自剑河平岑附于)、化头公等。上寨滚姓的祖训为:
尽孝敬祖,友爱兄弟,和睦邻里,与人为善;读书明德,修心正身,勤俭为本,忠厚传家;守法奉公,利国利民。
家规为: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侭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底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根厚。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求嫁资。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赈灾救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粮仓。私见尽要刬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财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可亲,亦不可曲为附和。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下寨滚氏家族
下寨滚氏家族,称“宁富你催”,实为下寨滚氏与胡氏两支不同宗的姓氏(胡氏家族曾与滚、王、罗、曾五姓世居世佑)合称的家族称呼,以其先祖的名字命名。其家训曰:
做人要本分,做事要认真;懒惰是穷根,勤劳是富根;家财千万贯,不如技在身;敬老与尊贤,常怀仁爱心;家庭讲和气,邻里一家亲;偷盗事莫为,赌博害死人;莫做亏心事,日常积善行;见利不忘义,得理让三分;说到要做到,忠诚和守信;千句和万句,教育好子孙。
杨氏家族
杨氏家族称“我甫金德”,“我”即“五”之意,“甫”即是“父、父辈”之意,“金德”即是下寨,杨氏五位先祖入寨定居于下寨,故而得名。五个房族的先祖分别为:时公、岩公、宝公、虽公、汉公,过去都从姓滚,中华民国时期才复姓。堂号为“清白堂”。时公房族称号为“奥哉析”,宝公房族称号“铜钱宝”,岩公房族与虽公房族称号“奥包岩”(虽公房族户数少,万氏家族现有四户,与岩公房族合并为一个房族),汉公房族称号“汉艮欧”或“汉宁公”。杨氏祖训为:
忠国家,孝父母,和兄弟,廉自律,节有制,善是德,勤耕读,俭持家。
其家规为:
忠君王,纳国课,重纲常,遵法纪;孝父母,抚儿女,重夫妇,和兄弟;睦宗亲,及邻里,重承诺,守信义;安本分,重德行,忌赌博,明病弊;力耕读,足衣食,智治愚,强不息;读有益,不空虚,学经典,终生记。
另,杨氏家族中还有修身养性诗流传:
喝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
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耿氏家族
耿氏家族的构成传说是由王姓、雷姓及原族称号“富老冈大”的滚姓组合的。房族号“铜钱关”。其祖训为:
重行孝、尽悌道、贵作忠、期淳信、宜执礼、明大义、在养廉、贵知耻、贵读书、宜爱国、睦宗族、和乡邻、隆祭祀、慎表葬、正夫妇、慎婚姻、务正业、慎交友、戒奢靡、崇节俭、警游怠、遏淫态、戒溺女、禁私养、禁赌博、息争讼。
龚氏家族
龚氏家族的堂号为“渤海堂”,房族号“镜台满”。彭氏家族一户来自皮所附于。龚氏祖训为:
爱国爱家,内外平等,强不屈膝,弱要扶持。
其家规为:
团结友爱,强不欺弱,睦邻友好,内外平等。
范氏家族
范氏家族的堂号为“三解丘”,有祖训十则:
一、耕读:田必力耕,书必勤读,不耕不读,不如犬畜。
二、教子:家有子弟,教之成人,若任游荡,必害终身。
三、安分:为人在世,各安本分,利己损人,终必无用。
四、贸易:公平交易,童叟莫欺,奸媒巧诈,害己损人。
五、交接:与人交接,务必正人,此须茶酒,切莫吝惜。
六、嫁娶:男婚女配,为理之常,慎择贤否,门户相当。
七、慎真:父母丧亡,早宜思量,不称有无,尽孝尽忠。
八、追元:祖宗虽远,祭祀必诚,清明冬至,不是闲临。
九、修身:严以待己,恕以待人,花街柳巷,谨步莫临。
十、谨训:家训至此,句句格言,子孙恪守,世代相传。
由上可知,瑶白人自古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遵循礼治传统,承袭祖先遗训、族约家规以及老一辈的经验与教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耕读持家、讲究礼仪、遵守古约、恪守秩序、忠厚传家、勤俭立家、谦虚做人、诚信为本、乐善好施、行善积德的美好德行。由于瑶白各房族没有族牒和家谱,房族的荣辱兴衰与历史记忆全靠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偶尔也借助神龛、墓碑等文字载体)绵延传承,尤其是在每年一次的摆古节上,通过秉宗祭祖、长桌摆古、族旗展示等仪式活动,家族记忆得以激活。